时间:2020-01-20 02:58:14
1、选择题 如图所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尿素的运输方向是Ⅱ→Ⅰ
B.不同物种的细胞中①、②和③的种类均不同
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流动速度
D.图中b过程属于被动运输,a过程经过的结构是载体蛋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①糖蛋白,②蛋白质,③磷脂双分子层;其中①只分布在细胞膜外表面,所以Ⅱ代表细胞内,Ⅰ代表细胞外。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具有①糖蛋白的Ⅰ侧代表膜外,则尿素的运输方向是Ⅱ→Ⅰ,A正确。不同物种的细胞中①、②的种类均不同,但③的种类一样,都是磷脂双分子层,B错误。温度升高能提高分子的运动速率,所以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流动速度,C正确。图中b过程属于自由扩散,特点是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a是主动运输,特点是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D正确。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膜结构和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海带细胞内的碘离子浓度远高于海水中碘离子浓度,但海带细胞仍可以从海水中吸收碘离子,其吸收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渗透作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物质出入细胞的三种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都是从含量高的一侧向含量低的一侧转运,主动运输是从含量低的一侧向含量高的一侧转运。题示信息显示,海带细胞可以从低浓度海水中吸收碘离子,即碘离子是从低到高来转运的,所以是主动运输,C正确。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点评:本类题目要注意从物质出入细胞三种方式的主要区别:转运方向、是否需要载体和能量进行综合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如下所示,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a、b、c、d代表物质,①、②、③、④代表物质运输方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代谢产生的CO2以①方式运出胞外
B.质膜上载体蛋白与物质b结合后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
C.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生理基础是Na+通过④方式内流
D.细胞吸水膨胀质膜的厚度就会变小,说明质膜甲乙分子是可以滑动或移动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代谢产生的CO2以①方式(自由扩散)运出胞外,A正确。质膜上载体蛋白与物质b结合后空间结构会发生了改变,B正确。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生理基础是Na+内流,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应该是通③方式,C错误。细胞吸水膨胀时,质膜的厚度就会变小,说明质膜具有流动性,即甲磷脂和乙蛋白质都是可以运动的,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物质的跨膜运输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提取信息、分析推理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如图表示质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质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由③决定
B.神经细胞质膜上识别递质的是①
C.b可表示肌细胞向组织液中排出CO2
D.质膜的选择透性主要与②有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质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由②蛋白质决定,A项错误;神经细胞质膜上识别递质的物质是受体,其化学本质是①糖蛋白,B项正确;根据①糖蛋白的位置可知Ⅰ为膜的外侧,Ⅱ为内侧,肌细胞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方式是自由扩散,根据图解,b过程表示物质以自由扩散方式从膜内运输到膜外,C项正确;膜的选择透过性是膜的功能特点,膜的功能是由蛋白质决定的,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膜的化学组成及物质的跨膜运输,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面是甲、乙、丙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其中丙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被动运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中甲物质的运输不要载体,不消耗能量,并且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扩散,属于自由扩散;乙物质运输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运输动力仍然是浓度差,属于协助扩散;丙物质运输需要载体,要消耗能量,并且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点评:本题重在考查主动运输的特点,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属于简单题。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