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题《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9-12-28 01:33:4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亚硝酸盐在酸化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呈现的颜色是

[? ]


A.橙黄色
B.玫瑰红色
C.黄绿色
D.橘红色



2、选择题  下列关于果醋的制作,正确的是
[? ]
A.果醋的制作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需通氧气
B.醋酸菌是一种嗜温菌,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50℃左右
C.果醋的制作中需要用到无菌技术
D.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3、选择题  关于醋酸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醋酸菌的呼吸作用为严格的有氧呼吸
B.醋酸菌在有氧或无氧的环境中都能生存
C.醋酸菌能形成芽孢
D.醋酸菌能将淀粉分解成醋酸



4、填空题  农村中泡菜的制作方法:将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洁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泡菜坛一般是两头小中间大的陶器,坛口有坛沿,凡裂缝的菜坛不能用。然后加入盐水、香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阴凉处,最适环境温度为28~32℃。有时制作的泡菜会“咸而不酸”或“酸而不咸”,前者是用盐过多,后者用盐过少。在实验室或工厂生产泡菜,还要跟踪检测泡菜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
(1)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____。
(2)菜坛要密封的原因是____。若菜坛有裂缝,可能会出现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
(3)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加入一些“陈泡菜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5)制作泡菜的过程中,有机物的干重如何变化?菜坛内有机物的种类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



5、选择题  以下关于腐乳制作过程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系
[? ]
A.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
B.将豆腐切成块放在消毒的笼屉中,控制温度15~18℃,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C.装瓶后腐乳坯上的微生物会继续发酵
D.发酵过程中毛霉和根霉为互利共生关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