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识点大全《细胞的结构》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九)

时间:2019-12-28 01:21:2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关于各种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唾液淀粉酶能与麦芽糖结合,使麦芽糖分解成葡萄糖
B.RNA聚合酶能与信使RNA的特定位点结合,催化信使RNA的翻译
C.一种DNA限制酶能识别多种核苷酸序列,切割出多种目的基因
D.胰蛋白酶能作用于离体的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酶具有专一性,唾液淀粉酶不能与麦芽糖结合,使麦芽糖分解成葡萄糖;
RNA聚合酶与DNA的特定位点结合,催化信使RNA的转录;一种DNA限制酶只能识别一定的核苷酸序列。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为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生物小组制作了如下图中a~f所示装置,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若a装置液滴不移动,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无氧呼吸
B.若a装置液滴左移,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有氧呼吸
C.连接e→c→d,给装置通空气,d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
D.f放置一段时间后,连接f→d,d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若a装置液滴不移动,由于细胞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说明a不耗氧。只进行无氧呼吸;b装置液滴右移,清水不吸收二氧化碳,故b压强增加, ab综合说明只进行无氧呼吸,故A正确。若a装置液滴左移,说明耗氧,可能只进行有氧呼吸或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产生二氧化碳多于消耗的氧气,如果只进行有氧呼吸,耗氧量=释放二氧化碳量,b装置液滴不移,所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故B错。连接e→c→d,给装置通空气,d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故C正确。f放置一段时间后,连接f→d,d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能力;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真叶形成之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念水量增加,自由水/结合比值增加
B.有机物总量减少,核酸总量增加
C.鲜重增加,干重减少
D.有机物种类减少,呼吸增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真叶形成之前),首先要吸水膨胀(吸胀吸水为主),含水量增多,细胞开始进行无氧呼吸,种皮肤破后细胞转为有氧呼吸,代谢逐渐增强,吸水以渗透吸水为主,因此细胞中含水量继续增多(主要是自由水),鲜重增加;由于真叶没有形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有机物总量下降,但物质不断转化,有机物的种类增多,细胞在代谢的基础上生长、分裂,细胞的数量增多;虽然每个细胞中的DNA含量不变,但细胞数量增多,细胞中的RNA量增多,因此种子中的核酸总量增加。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ATP是细胞内流通的能量通货。下列关于ATP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个ATP分子水解可以生成一个核糖核苷酸分子和两个磷酸分子
B.在叶绿体中,ATP的运动方向是由叶绿体的类囊体结构到叶绿体基质
C.洋葱表皮细胞能形成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D.ATP是各种活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以下各项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A.Cl-在血浆中的运动
B.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
C.氧由肺泡进入血液的运动
D.肌肉细胞中氧的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Cl-在血浆中的运动以及肌肉细胞中氧的运动都是一种简单的扩散,没有经过跨膜运输;氧由肺泡进入血液为自由扩散;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为主动运输。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