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生物的变异》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12-27 23:40:0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关于科学实验及方法、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利用豌豆做材料,总结出基因分离定律和伴性遗传定律
B.沃森和克里克运用了物理模型的方法,总结出DNA分子半保留复制方式
C.达尔文经过多年研究,总结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D.摩尔根和他的助手用果蝇做材料发现了伴性遗传的规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摩尔根和他的助手利用果蝇发现了伴性遗传的规律。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包括的内容是
A.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B.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用进废退所获得的性状可遗传给后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用进废退所获得的性状可遗传给后代属于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故选D。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点评:试题相对简单,直接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桦尺蛾中,体色暗黑由显性基因S控制,体色灰白由隐性基因s控制。由于工业化发展,S和s的基因频率在英国某工业污染区100年间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可使种群中s基因的频率下降
B.暗黑色蛾是通过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产生的新物种
C.自然选择能保留有利变异且能使有利变异逐代积累
D.污染区种群S基因频率上升,桦尺蛾更能适应环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暗黑色蛾与灰白色蛾虽然在性状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其之间并未发生生殖隔离,所以并非产生了新的物种。故答案为B。
考点: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点评: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在于种群与原种群是否产生了生殖隔离;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有关物种形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而可能导致物种的形成
B.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的变异,因而可能导致物种的形成
C.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能导致物种形成
D.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从而导致物种的形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生物进化,可能导致物种的形成;正确。
B.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不定向的变异,导致物种的形成必需产生生殖隔离;错误。 ? ? ?
C.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能导致物种形成;正确。
D.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出现生殖隔离,从而导致物种的形成;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某小岛上有着丰富的牧草资源,人们在岛上放养了20000只小白兔,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小白兔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由于繁殖需要,人们从岛外又将2000只基因型为VV的小白兔放养到岛上,且所有小白兔均随机交配,则F1代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
A.43%
B.52%
C.48%
D.57%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题意,VV基因型的个数为20000×15%=3000,Vv基因型的个数为20000×55%=11000,vv基因型的个数为20000×30%=6000,人们从岛外又将2000只基因型为VV的小白兔放养到岛上,这时VV基因型的个数为3000+2000=5000,则F1代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5000/22000+11000/22000×1/2= 48%。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