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07:45:18
1、选择题 科学家观察发现,有一种俗称“熊虫”的动物,若进入“隐生状态”(这时代谢速率几乎可降至0),能耐受-271 ℃的冰冻数小时。据研究,熊虫进入“隐生状态”时,它们的体内会大量产生一种叫做海藻糖的二糖。根据这一事实进行的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在-271 ℃时熊虫体内的酶全部失活
B.在“隐生状态”下,熊虫体内的自由水全部变为结合水
C.海藻糖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免受低温造成的损伤
D.在“隐生状态”时,熊虫体内暂不消耗能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A.在-271 ℃时熊虫体内的酶活性降低,但没有失活;错误。
B.在“隐生状态”下,熊虫体内的自由水大部分变为结合水,新陈代谢速率降低,抗寒性增强;错误。
C.海藻糖含量增加,从而使得细胞液浓度增加,不易结冰,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免受低温造成的损伤;正确。
D.在“隐生状态”时,呼吸速率减慢,熊虫体消耗能量减少;错误。
考点: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变化,呼吸速率等。
点评:试题以信息的方式呈现考生陌生的问题背景,提升了学生获取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关于遗传信息和遗传密码在核酸中的位置和碱基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遗传信息位于mRNA上,遗传密码位于DNA上,碱基构成相同
B.遗传信息位于DNA上,遗传密码位于mRNA、tRNA或rRNA上,碱基构成相同
C.遗传信息和遗传密码都位于DNA上,碱基构成相同
D.遗传信息位于DNA上,遗传密码位于mRNA上,碱基构成不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遗传信息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位于DNA上,碱基构成:A、T、G、C;遗传密码是mRNA是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碱基组成:A、U、G、C。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科学家在某温泉喷水口中发现一种耐热细菌,其最适环境为温度80℃、pH为7.0,从这种细菌体内提取到一种细菌蛋白酶。现取细菌蛋白酶、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乳清蛋白、淀粉和适量水,分别放入试管中,调整pH至7.0,保存于80℃的水浴锅内。一段时间后,混合装入一个容器内,容器内最终剩余的物质是
A.细菌蛋白酶、多肽、淀粉、水
B.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多肽、麦芽糖
C.细菌蛋白酶、胃蛋白酶、麦芽糖、水
D.细菌蛋白酶、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生物体内能量代谢中ATP的合成和利用过程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a过程和b过程都有[H]生成和消耗
B.①过程和②过程的酶和场所不相同
C.c表示吸收的能量,d表示释放的能量,两者数值相等、形式相同
D.ATP在活细胞中的含量很少,但转化速度很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a过程(呼吸作用)和b过程(光合作用)都有[H]生成和消耗。
B.①过程酶是合成酶,场所是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②过程是水解酶,场所是活细胞。
C.c表示吸收的能量的化学能和光能,d表示释放的各种能量,两者数值相等、形式可能不同。
D.ATP在活细胞中的含量很少,但转化速度很快,直接能源物质。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装置均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B.装置乙在Ⅲ处可检测到有酒精生成
C.装置乙中应让Ⅱ先静置一会再与Ⅲ连接
D.装置甲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Ⅰ处的CO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酵母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光照条件不会影响该实验,所以两个装置都不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故A错误;装置乙在Ⅱ处可检测到有酒精生成,在Ⅲ处可检测到有CO2生成,故B错误;装置乙是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实验开始时应让Ⅱ先静置一会以消耗其中的空气,然后再与Ⅲ连接,故C正确;装置甲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除去空气中的CO2,故D错误。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