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9-06-26 08:20:5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关于腐乳制作过程中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 ]
A.先将豆腐切成块放在消毒的笼屉中,保持温度在15℃~18℃,并且有一定湿度
B.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
C.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
D.卤汤中香辛料越多,口味越好



2、简答题  某实验小组自己动手制作腐乳,他们精心选择豆腐,切成豆腐块,放置在笼屉中,并控制温度在15℃~18℃,保持一定的湿度,几天后发现豆腐块表面已长满毛霉,然后就把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摆放在瓶中,严格控制每层的盐含量保证均衡。3d后取出,加入配制的卤汤,控制酒精含量为30%,经过一段时间后取出食用,发现与商店里卖的有很大的差别,自己制的腐乳咸味不均匀,表面还长了一层黄色的某种微生物,难以下咽。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请你帮助这几位同学找出他们制备过程中的不当之处。
(2)在毛霉发酵的过程中,现代腐乳的生产和家庭生产腐乳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区别有哪些?



3、选择题  以下四种微生物都参与豆腐的发酵,从代谢类型上考虑,哪一项与其他三项有明显区别
[? ]
A.青霉
B.酵母
C.曲霉
D.毛霉



4、简答题  下面是一则关于腐乳制作方法的传说故事,请你阅读后,讨论下面所提问题。
  相传,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安徽省一进京举子王致和,京考未中,为了生存和准备下一次的考试,便做起了卖豆腐的生意。一天,他发现没卖出的豆腐长了白毛,深感苦恼,但又舍不得丢弃,便将豆腐装入坛内,撒土许多盐腌了,然后密封起来。他继续苦读,到了秋末他才想起此事。打开坛子,一股臭味散发出来,豆腐也变成了青色。他试着尝了一块,没想到“闻着臭,吃着香”。街坊邻居们品尝后也很爱吃。于是,王致和开始专营臭豆腐和酱豆腐的生意。
(1)你能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豆腐长白毛是怎么一回事吗?
(2)王致和为什么要撒许多盐,将长毛的豆腐腌制起来?
(3)你能总结王致和做腐乳的方法吗?
(4)“闻着臭,吃着香”解释其原因。



5、选择题  在制果酒、果醋、泡菜、腐乳时,发酵过程中对氧气的需求分别是
[? ]
A.无氧、有氧、无氧、有氧
B.有氧、无氧、无氧、有氧
C.无氧、有氧、有氧、无氧
D.兼氧、无氧、有氧、无氧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