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05:55:39
1、选择题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温度(25℃)条件下,测定小麦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黑暗条件下小麦叶肉细胞能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
(2) 当光照强度超过9千勒克司时,小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
(3) 当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司时,小麦固定的CO2的量为__________(mg CO2/l00 cm2叶·小时),当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司时,小麦固定的CO2的量为___________(mg CO2/100cm2叶·小时)。
(4) 为了探究高温(30℃)、强光照(15千勒克司)对小麦叶片与玉米叶片光合作用影响程度的差异,研究小组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①?若实验测得c≈d,则说明______________。
②?有人认为上述实验方案可去掉1、3组,由2、4组直接比较就能得出结论。你认为该做法是否可行?请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光照强度;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2)暗反应的限制(或CO2浓度的限制)
(3)8;40
(4)①高温、强光照对玉米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不大
②不可行;仅通过2、4组相互对照只能得出两种植物在高温、强光照下光合作用的差异,缺乏自身对照,不能得出该条件分别对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程度的大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连线题 甲图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及相关的代谢过程。乙图表示某植物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温度对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丙图表示在光照条件下改变CO2的供应,物质A和物质B的浓度变化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甲图中的叶肉细胞处于2℃的环境中,气体转移基本停止的原因是____。
(2)乙图中M点表示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在M点时,叶绿体内ATP移动的方向是___。
(3)乙图中在40℃~6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上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速率不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4)丙图显示,在光照下物质A和物质B的浓度很快达到饱和并保持稳定。此时突然中断CO2的供应,物质A、B的浓度将发生变化。其中,固定CO2的化合物是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CO2转化的第一个产物是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5)卡尔文给小球藻悬浮液通入14CO2,光照一定时间(从1秒到数分钟)后杀死小球藻,同时提取产物并分析。实验发现,仅仅30秒的时间,CO2已经转化为许多种类的化合物。想要探究CO2转化成的第一个产物是什么,可能的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在此温度下酶的活性很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均较弱
(2)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或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等于呼吸作用产生CO2的量)? 由基粒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移动
(3)催化呼吸作用的酶更耐高温,而催化光合作用的酶对高温更敏感
(4)B? A
(5)缩短光照时间,当检测到的化合物只有一种时,这个化合物就是第一个产物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连线题 下图中a图表示高等植物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b图表示一株小麦叶片细胞内C3相对含量在一天24小时内的变化过程。请据图回答:
(l)a图中甲、乙生理过程所发生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甲过程中B是__________,其在_________中被消耗(答具体结构);乙过程中A是__________,其消耗于该过程的_________阶段。
(3)b图中从_________点开始合成有机物,至__________点有机物合成终止(用图中字母回答)。
(4)AB段C3含量较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5)G点与F点相比,叶绿体中[H]的含量较_____________(填“高”或“低”)。
参考答案:
(1)叶绿体?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2)CO2? ?叶绿体的基质 ?O2? 第三
(3)B? I
(4)无光照,不能进行光反应,不能产生[H]和ATP,C3不能还原成C5和(CH2O);但CO2的固定照常进行,CO2和C5照常生成C3(答案合理即可)
(5)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经过饥饿处理的一叶片(在黑暗中放置一天)中部的叶脉切断,给予光照2小时,经处理加碘后镜检发现,叶片切口近叶柄部蓝色较深,而叶片切口近叶尖部蓝色较浅,其原因是: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某转基因作物有很强的光合作用强度。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暑假开展了对该转基因作物光合强度测试的研究课题,设计了如下装置。请你利用下列装置完成光合作用强度的测试实验,并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注:A为开关;B为玻璃钟罩;C为转基因作物;D为烧杯(内装有NaHCO3或NaOH溶液);E为红墨水滴;F为直尺
Ⅰ.实验步骤:
(1)先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
①.甲、乙两装置的D中都放入NaOH溶液,装置乙作对照组
②.将甲、乙两装置的玻璃钟罩______________处理,放在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
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2)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
①.甲、乙两装置的D中都放入NaHCO3溶液,乙装置作对照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3)实验操作30分钟后,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情况:
Ⅱ.实验分析:
假设红墨水滴每移动1cm,植物体内的葡萄糖增加或减少1g。那么该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是________g/小时。白天光照15小时,一昼夜葡萄糖的积累量是______g。(不考虑昼夜温差影响)
参考答案:Ⅰ.(1)遮光
(2)②.将甲、乙两装置放在光照强度、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
(3)左;右
Ⅱ.4;84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