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1 06:09:44
1、连线题 黑藻在我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水生植物。因其取材方便,常作为生物学实验的材料。下图中的丙表示植物细胞与外界环境间、叶绿体与线粒体间气体交换,图丁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图丙中光反应发生在[? ]______中,其能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丁中曲线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丙中由②进入叶绿体中的CO2与__________结合形成三碳化合物分子,随后发生三碳化合物分子的还原,此过程需要消耗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如图甲所示,如果适当缩短光源与实验装置的距离,则单位时间内黑藻放出的气泡数量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5)黑藻的叶肉细胞处于丙图状态时,对应图丁曲线中____________。
(6)如果其他条件不变,CO2浓度增大,B点往________方向移;如果A点时CO2释放量为aμmol/m2·s,C点时的CO2吸收量为bμmol/m2·s,则在C点时O2的产生量为__________μmol/m2·s。
(7)图丁中限制A~C段黑藻的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C点以后限制黑藻的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
2、选择题 新陈代谢是指
[? ]
3、选择题 下图表示20℃时玉米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的曲线。对于曲线的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
[? ]
A.b点的位置不会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移动
B.在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C.当植物缺镁时b点的位置将右移
D.当环境温度升高至玉米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时,c点的位置将向左上方移动
4、连线题 将两株植物放在封闭的玻璃罩内,用全素营养液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如甲图所示)。现用灵敏的CO2浓度测定仪测定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乙图所示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甲图中植物的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该过程的直接能源物质是_________。
(2)叶肉细胞内的三碳化合物含量,12点______(大于、等于、小于)9点。
(3)与AB段相比,CD段曲线上升较缓,其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限制EF段和FG段光合作用的最主要原因不同,EF段是抑制了光合作用的________反应阶段,FG段是抑制了光合作用的_______反应阶段。
(4)D点时植物生理活动过程的特点是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一定不、一定、不一定)等于呼吸作用速率;D点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一定不、一定、不一定)等于G点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
(5)若甲图中两植物分别是C3植物和C4植物,从叶片上获得4种细胞:①C3植物叶肉细胞、②C3植物维管束鞘细胞、③C4植物叶肉细胞、④C4植物维管束鞘细胞,则含有细胞质基因的是__________,含叶绿素的是_________,能合成ATP和还原氢的是__________。(要求用数字序号作答)
5、选择题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用伊乐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将一枝伊乐藻浸在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以白炽灯作光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分别在10℃,20℃和30℃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距离下单位时间枝条产生的气泡数目,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A点和C点的限制因素分别为光照强度和温度
B.B点条件下伊乐藻光合作用停止
C.该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D.若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则B点向右移动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