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3 04:41:28
1、选择题 某植物的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基因共同控制,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
A.1∶3、1∶2∶1和3∶1
B.3∶1、4∶1和1∶3
C.1∶2∶1、4∶1和3∶1
D.3∶1、3∶1和1∶4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三种情况系F1都是AaBb;9:7的情况是:两种显性基因都存在是一种性状,其他所有是一种性状。这种情况下F1的分离比为1:3;9∶6∶1的情况是:两种显性基因都存在显示一种性状,只有一种显性基因显示另一种性状,没有显性基因存在又显示一种性状。这种情况下F1的分离比为1:2:1;15∶1的情况是:只要有显性基因就显示同一性状,没有显性基因就显示另一性状。这种情况下F1的分离比为3:1。故本题选A。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关于色盲遗传的说法,错误的是
A.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B.母亲是色盲,儿子一定会色盲
C.父母正常,女儿不可能色盲
D.父母都不是色盲,子女一定不会色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色盲属于X连锁隐性遗传病。患者不能正确区分颜色。决定此病的色盲基因是隐性的,位于X染色体上。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色盲患者的基因型为XbXb,携带者为XBXb,正常女性为XBXB,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XbY为男性患者,XBY为正常男性。由于是X连锁隐性遗传,所以色盲的男性发病率远大于女性发病率,A正确;母亲是色盲(XbXb),产生配子时只能是Xb,由于儿子的基因型为XY,X只能来自母亲,所以儿子一定会色盲(XbY),B正确;如果父母正常,母亲的基因型可能为XBXB或XBXb,父亲的基因型为XBY,他们女儿中不可能出现色盲(XbXb)的类型,C正确;当父母的基因型分别为XBXb和XBY,孩子中有可能出现1/4XbY,D错误;答案是D。
考点:本题考查伴X隐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小麦抗锈病对易染锈病为显性,现有甲、乙两种抗锈病的小麦,其中一种为杂合子。需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小麦,应该选用下列哪种方法最为简便、易行
A.甲×乙
B.甲×乙得F1再自交
C.甲、乙分别和隐性类型测交
D.甲×甲、乙×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麦抗锈病为显性,要判断显性性状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可用测交的方法,但若要保留纯合的抗锈病小麦,自交最简便易行。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型鉴定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各种遗传现象中,不属于性状分率的是
A.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
B.F1的短毛雌免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
C.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茉莉花
D.黑色长毛兔与白兔短毛兔交配,后代出现一定比例的白色长毛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性状分离;D属于测交。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基因型为YyRReeDD的个体,四对基因分别位于四对同源染色体上,这样的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的比例接近于
A.9∶3∶3∶1
B.3∶1∶3∶1
C.1∶2∶1
D.3∶1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于基因型中只有一对等位基因,所以按分离定律计算,比例接近于3:1。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