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1 03:28:14
1、综合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三种不同的条件下,观察酵母菌种群的生长情况。下表中的数据是在有氧情况下培养测得的酵母菌数(×106个/mL)。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实验研究的三种条件如下:
条件一:无菌水10mL,加入干酵母液0.1mL,环境温度28℃。
条件二:培养液10mL,加入干酵母液0.1mL,环境温度28℃。
条件三:培养液10mL,加入干酵母液0.1mL,环境温度5℃。
(1)三种条件对应的组别编号依次是____________。
(2)请写出主要呼吸作用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
(3)培养酵母菌常用的培养液用马铃薯浸汁1000mL,加葡萄糖20g配制成。有同学据此认为酵母菌生长只需要碳源和水。你认为对不对?理由是_____________。
(4)本实验过程中,每隔24小时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并以多次计数的平均值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种群密度,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每次取样前都应振荡试管,目的是使_____________,减少实验中计数误差。如果显微镜视野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当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AB
(2)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3)不对。马铃薯浸汁还含有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
(4)取样调查法(计数法)? 试管中酵母菌分布均匀? 加定量无菌水(或定量培养液)稀释(“定量”在评分时可不要求)。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资料查找发现:在15℃至35℃温度范围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较快。为了探究酵母菌种群增长的最适温度是多少,他们设置了5组实验,每隔24h取样检测一次,连续观察7天。下表是他们进行相关探究实验所得到的结果(单位:×106个/mL)。
请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每隔24小时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用血球计数板 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并以多次计数的平均值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种群密度,这种方法称为______法。
(2)据表分析,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约是________℃。在上述实验条件下,不同温度下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相同规律是___________。
(3)请在相应位置的坐标中,画出上述实验过程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的柱形图。 
(4)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需要严格控制实验中的_____等无关变量。同一温度条件下,若提高培养液中酵母菌起始种群数量,则该组别中酵母菌到达K值的时间将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保持不变”);若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适当提高培养液的浓度,则该组别的K值将____(选填“增加”“减小”或“保持不变”)。
参考答案:(1)抽样检测(样方)
(2)25℃?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酵母菌的种群数量随培养时间而不断增长;达到最大值后,随时间的延长酵母菌的种群数量逐渐下降(或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先增后降)
(3)
(4)培养液的营养物质种类和浓度、pH、溶氧量、接种量等? 减少 增加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于酵母菌的计数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
B.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无需振荡试管
C.在实验过程中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应当设置一个不加酵母菌的对照组
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应计数小方格的内部和四条边上的酵母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连线题 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所列条件进行了A、B、C和D共4组实验,用1000mL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棉塞封口,在25℃下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定时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根据实验结果绘出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图如下图,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曲线①、②和③分别是_______组、_______组和_______组的结果。
(2)B组和A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B组_______________。
(3)D组和B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D组______________。
(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培养原液计数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____和____。
(5)实验结束后,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血球计数板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
参考答案:(1)B ?A? D
(2)培养液较多,与空气接触面积较小,故供氧较少
(3)葡萄糖浓度较低,故营养物质供应较少
(4)摇匀培养液后再取样? 培养后期的样液稀释后再计数
(5)浸泡和冲洗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预测的实验结果从理论上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在K/2时增长最快
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