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0 12:38:13
1、连线题 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CO2含量、温度等,其内部因素有酶的活性、色素的数量、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等,请据下图分析:
(1)如果X代表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强度,主要是影响________阶段,当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时,此时限制因素最可能是内部因素中的________。若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曲线为c,则阳生植物光合作用曲线最可能的是____________。
(2)如果X代表温度,温度主要通过影响_________来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3)如果X代表CO2的含量,CO2的含量影响光合作用强度,主要是直接影响________的产生,当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温度适宜时,此时限制因素最可能是内部因素中的_________。
(4)植物在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在进行呼吸作用。若右上图为植物在温度为15℃(实线)和25℃(虚线)时光照强度和氧气释放速度,该植物在25℃、10千勒克斯的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是_________mg。
参考答案:(1)光反应? 色素的数量? a
(2)酶的活性
(3)三碳化合物(或C3)? 五碳化合物的含量
(4)80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与大棚种植蔬菜相关的措施及分析中,正确的是
[? ]
A.施用农家肥,可提高大棚中CO2的浓度
B.加大蔬菜的种植密度,可不断提高蔬菜的产量
C.阴雨天适当提高大棚内温度,可明显增加有机物的积累量
D.用红色塑料薄膜代替无色塑料薄膜,可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速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连线题 东海原甲藻(简称甲藻)是我国东海引发赤潮的藻种之一,研究甲藻光合作用的生理特性可为认识赤潮发生机理提供重要信息。
(一)某研究小组探究pH对甲藻光合作用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将生长旺盛的甲藻等量分成5组培养,各组藻液pH分别定为6.0,7.0,8.0,9.0,10.0,在黑暗中放置12h,然后在适宜光照等相同条件下培养,随即多次测定各组氧气释放量并计算净光合速率。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图1。
(1)本实验除了通过测定氧气释放量,还可以通过测定___________(名称)吸收量来计算净光合速率。
(2)黑暗放置过程中,藻液pH会有所变化,因此在测定氧气释放量前,需多次将各组pH分别调到_______,这是控制实验的_________量。
(3)若甲藻生长繁殖时间处于pH10.0条件下,甲藻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长繁殖,请据图分析并说明原因:_________。
(4)实验表明,甲藻光合作用适宜pH为6.0~9.0。但海水在该pH条件下,一般不会发生赤潮,原因是发生赤潮除了与pH、温度、光照强度等因素有关外,最主要还与海水的__________有关。
(5)研究小组进一步探究了温度对甲藻光合作用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甲藻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为20℃左右,当温度为9℃和33℃时,甲藻不能正常生长繁殖。请根据这些信息在图2中画出净光合速率随温度变化的示意曲线。
参考答案:(1)二氧化碳
(2)原设定的pH(起始pH)? ? 自变
(3)不能? 因为长时间处于pH10.0的条件下,甲藻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为负值,甲藻不能生长繁殖
(4)富营养化(N、P含量或矿质元素含量)
(5)如下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连线题 2011年江苏部分地区遭遇百年大旱,随着干旱时间持续,作物叶片开始发黄,光合速率下降,植株生长缓慢,甚至死亡。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盆栽幼苗的方式,探究土壤干旱对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原因。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然后A组停止浇水,B组土壤水分条件保持适宜,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坐标曲线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
(1)在干旱的环境中,农作物的根系不能从土壤中吸水,这是由于___________。
(2)在不破坏叶片结构的前提下,测定光合速率所选用的指标可以是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的_______。
(3)据甲乙曲线图,分析植物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有:
①.干旱初期(2~4天),___________,此时细胞内C3化合物的含量____________,
②.干旱后期(4~8天),___________,进而影响暗反应的进行。
参考答案:(1)土壤溶液浓度(或渗透压)大于根细胞液浓度(或渗透压)
(2)氧气释放量(或二氧化碳吸收量)
(3)①.气孔关闭导致二氧化碳供应不足? 下降? ②.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导致光反应产靠的[H]、ATP物质减少(或者导致光反应减弱)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