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5 12:24:16
1、选择题 一个DNA分子在15N的环境中复制,若子一代DNA的一条单链出现差错,则子二代DNA中,差错DNA单链和含15N的DNA分子分别占
A.1/3,1
B.1/4,1
C.1/3,1/2
D.1/4,1/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NA的复制: 1、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分裂间期。2、条件:模板—DNA双链;原料—细胞中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能量—ATP;多种酶。3、过程:边解旋边复制,解旋与复制同步,多起点复制。4、特点:半保留复制,新形成的DNA分子有一条链是母链。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由于子一代DNA的一条单链出现差错,所以子二代的4个DNA分子中,差错DNA单链占2/8=1/4;因在15N的环境中复制,所以每个DNA分子都含15N。故选B。
考点:DNA的复制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要求学生识记DNA复制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DNA复制过程和方式的理解。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关于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B.癌变细胞可以在适宜条件下无限增殖
C.原癌基因只存在于癌细胞中
D.癌细胞的转移与细胞间黏着性下降有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正常的细胞都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癌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下降,易扩散和转移。
考点:考查癌细胞的知识。
点评:难度较小,熟记癌细胞特点和机理。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B.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为DNA
C.在生物细胞中DNA的含量多
D.所以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E.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对比叙述正确的是
A.都应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B.设计思路都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C.前者设置了对照,后者没有对照
D.原理都是根据遗传物质具有控制性状表达的特性设计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只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应用了同位素标记法,故A错。设计思路都是单因子变量法,即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故B正确。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设置单独往R型菌培养基进入蛋白质、DNA、糖类、DNA和DNA酶对照,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35S标记的噬菌体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对照,故C错。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原料是DNA重组和控制性状表达,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料是病毒增殖和遗传物质具有控制性状表达的特性,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miRNA是一类在人体内广泛分布的内源性非编码RNA,长度为19 -25个核苷酸,不同 miRNA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产生。miRNA通过与靶mRNA结合或引起靶mRNA的降解,进而特异性的影响相应基因的表达。请根据材料判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miRNA指导合成的肽链最多含有8个氨基酸
B.miRNA在转录水平特异性的影响基因的表达过程
C.不同miRNA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产生,与细胞分化有关
D.不同miRNA的区别在于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miRNA是一类非编码RNA,不能作为模板翻译肽链,A项错误;miRNA通过与靶mRNA特异性碱基的配对引起靶mRNA的降解或者翻译的抑制,从而对基因进行转录后的表达调控,B项错误;不同miRNA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产生,与细胞分化有关,C项正确;不同miRNA的区别在于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分化、基因的表达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题干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