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4 03:15:01
1、连线题 把载有新鲜水绵和细菌的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观察。光线从反光镜反射上来后,可看到细菌从分散状态逐渐向水绵方向运动,水绵附近细菌的密度增加。如果在反光镜上方放置一个三棱镜,使七种不同颜色的光束照射水绵的不同部位,这时看到细菌逐渐聚集成明显的两堆(如下图)。请回答:
(1)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判断这类细菌的细胞呼吸的方式是_______。做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2)放置三棱镜后,细菌聚集成两堆的原因是__________。
2、选择题 某科学家用含有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 ]
3、选择题 对于“H2O→O2”和“O2→H2O”这两个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前者可表示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B.前者产生的O2中氧全部来自H2O中的氧
C.后者可表示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D.后者O2中氧全部形成了H2O中的氧
4、连线题 某植物叶片上的气孔白天处于关闭状态,晚上开放。如图表示该植物固定和还原CO2的过程,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B、C分别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a、b表示的两个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C物质产生的场所是_______;C物质既能为b过程提供活跃的化学能,又能为b过程提供_________。
(2)和一般植物光合作用固定CO2不同的特点是__________,根据这类植物气孔开闭及与之相适应的光合作用特点,推测此类植物最可能的生活环境是____________。
(3)植物夜晚能吸收CO2,确不能合成有机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白昼这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CO2还可以由_________产生,与此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产生CO2的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5、连线题 下图所示是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下表数据是在适宜(恒定)温度条件下,改变光源与烧杯距离测得的金鱼藻放出的气泡数。请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和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2)若将灯与烧杯间的距离固定在15cm处,温度适宜,光照较长时间后发现产生的气泡数逐渐减少。产生这一现象是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消耗减少,从而抑制了光反应______________。
(3)据表中数据估计,呈现如下图量变关系时的灯与烧杯间的距离为________cm。
(4)金鱼藻细胞内合成蛋白质所需要的直接能源物质的产生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