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5 08:47:39
1、选择题 1883年德国生物学家C.Engelman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光合作用的光谱。他将棱镜产生的光谱投射到丝状的水绵体上,并在水绵的悬液中放入好氧细菌,观察细菌的聚集情况(如下图),他得出光合作用在红光区和蓝光区最强。这个实验的思路是
[? ]
A.细菌对不同的光反应不一,细菌聚集多的地方,细菌光合作用强
B.好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O2浓度高,水绵光合作用强,则在该种光照射下植物光合作用强
C.好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水绵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多,则在该种光照射下植物光合作用强
D.聚集的好氧细菌大量消耗光合作用产物——O2,使水绵的光合作用速度加快,则该种光有利于光合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为研究光合作用,生物小组同学把菠菜叶磨碎分离出细胞质基质和全部叶绿体。然后又把部分叶绿体磨碎分离出叶绿素和叶绿体基质,分别装在四支试管中,并给予光照,则能检测到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的是
[?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连线题 下图甲为高等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部分代谢示意图;图乙为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定绿色植物对CO2的吸收速率并绘制成的相应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当图甲中细胞有d过程发生而没有e过程发生时,该细胞处于的生理状态是______;若要使d过程也不发生,则对该细胞处理的方法是_____,此时测得的CO2的变化值代表______。
(2)若光照强度处于图乙的C点时,将提供的大气中的CO2用18O标记,经检测发现大气中的O2出现了18O2,则含18O的物质至少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_______;假如图甲细胞取自一种C4植物,则图中有一处错误是_________。
(3)适当提高CO2浓度时,D点将____(填“上移”、“下移”或“不动”);当植物缺镁时,B点将____(填“左移”或“右移”)。
(4)若图乙曲线横坐标表示CO2浓度,且代表的植物是水稻,那么将水稻换成玉米时,图乙曲线中最主要的变化是B点应该____(填“左移”、“右移”或“不动”)。现有带叶脉的玉米和水稻两种植物叶横切片,但未贴标签,请写出鉴定出玉米叶切片的方法:_______。
(5)在1klx光照条件下,该植物6h光合作用利用CO2_____mL。若该植物在充分光照下积累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在4klx光照条件下,该植物2h积累葡萄糖____g。
参考答案:(1)光合作用强度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 遮光? 呼吸作用强度
(2)12? ?不应产生葡萄糖
(3)上移? 右移
(4)左移?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如果看到有“花环型”结构(或维管束鞘细胞中有叶绿体),则是玉米叶切片
(5)134.4? 0.1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连线题 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物质变化示意图,其中Ⅰ~Ⅴ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
(1)图中物质b和g的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2)物质a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提取该物质时加入CaCO3的目的是_________。
(3)过程Ⅳ、Ⅴ发生的场所依次是_______和_______。
(4)上述Ⅰ~Ⅴ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__________,ATP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必须有氧气参与进行的是______。
(5)较强光照下,I过程中d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假如白天突然中断CO2的供应,则在短时间内f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假如该植物从光照条件下移到黑暗处,h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参考答案:(1)氧气? 二氧化碳
(2)类囊体的薄膜上? 防止色素被破坏
(3)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
(4)I、Ⅲ、Ⅳ、V? A—P~P~P? V
(5)从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方向移动
(6)增加? 增加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在下面曲线图中,有M、N、O、P、Q五个点,对它们的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M点时,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且光合作用强度弱于呼吸作用强度
②N点时,植物体只进行呼吸作用;O点时,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③Q点时,光照强度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
④P点前,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