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大全《物质组成与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7-08-08 06:37:1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有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都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将带余烬的木条插入试管D中,木条复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小组同学通过类比思维,认为C装置中发生了如下反应:2Na2O2+2SO2=2Na2SO3+O2。该小组同学类比思维的类比理由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若去掉B装置,将SO2直接和
Na2O2反应,则不能证明实验中产生的O2是由SO2和Na2O2反应所得,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2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除了生成Na2SO3和O2外,还有Na2SO4生成。第2小组同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题  某学生做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请你帮助该学生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对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进行探究
实验用品: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等药品:氯水、溴水、溴化钠溶液、碘化钾溶液、四氯化碳
实验内容(在下列空格内填写相关内容)

(2)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问题和讨论:
①请用物质结构理论简单说明得出上述结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于F2过于活泼,很难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其氧化性的强弱.试列举一个事实说明F的非金属性比Cl强: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题  (8分)(2011·西宁模拟)甲醛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的致癌物质和致畸物质之一。我国规定:室内甲醛含量不得超过0.08mg·m-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打算利用酸性KMnO4溶液测定新装修房屋内的空气中甲醛的含量,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
测定原理:
酸性KMnO4为强氧化剂,可氧化甲醛和草酸,其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
4MnO4-+5HCHO+12H+===4Mn2++5CO2↑+11H2O
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测定装置:
部分装置如下图所示:

测定步骤:
(1)用______________量取5.00 mL 1.00×10-3mol·L-1KMnO4溶液,注入洗气瓶中,并滴入几滴稀H2SO4,加水20 mL稀释,备用。
(2)将1.00×10-3 mol·L-1的草酸标准溶液置于酸式滴定管中备用。
(3)打开a,关闭b,用注射器抽取100 mL新装修房屋内的空气。关闭________,打开________(填“a”或“b”),再推动注射器,将气体全部推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再重复4次。
(4)将洗气瓶中的溶液转移到锥形瓶中(包括洗涤液),再用草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记录滴定所消耗的草酸标准溶液的体积。
(5)再重复实验2次(每次所取的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均为5.00 mL)。3次实验所消耗的草酸标准溶液的体积平均值为12.38 mL。
交流讨论:
(1)计算该新装修房屋内的空气中甲醛的浓度为________mg·m-3,该新装修房屋内的甲醛________(填“是”或“否”)超标;
(2)某同学用该方法测量空气中甲醛的含量时,所测得的数值比实际含量低,请你对其可能的原因(假设称量或量取、溶液配制及滴定实验均无错误)提出合理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种可能性);
(3)实验结束后,该小组成员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一致认为:
①实验原理可以简化
实验中可不用草酸标准溶液滴定,可多次直接抽取新装修房屋内的空气,再推送到洗气瓶中,直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装置应加以改进
可将插入酸性KMnO4溶液中的导管下端改成具有多孔的球泡(如图所示),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题  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为探究二氧化氮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中盛放浓硝酸的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装置乙、丙中出现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丙中的试管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NO的还原性,可以在装置丁的导气管C中通入一种气体,通入的这种气体的名称是______。
(4)取下装置丙中的试管D,在其中滴加FeSO4溶液,溶液变为________色,为了证明铁元素在该反应中的产物,可以再在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___________色。



5、实验题  “碘钟”实验中,3I-+ S2O82-=I3-+2SO42-的反应速率可以用I3-与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
(2)显色时间t1=___。
(3)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若在 40℃下进行编号③对应浓度的实验,显色时间如的范围为 ___(填序号)。
A.< 22. 0s? B.22. 0s~44. 0s? C.> 44. 0s? D.数据不足,无法判断
(4)通过分析比较上表数据,得到的结论是__。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