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8 06:22:15
1、选择题 对某溶液有如下操作:
①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生成白色沉淀;
②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使溶液呈碱性),又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再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又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可能是
A.Ag+、Cu2+、Ba2+
B.Ag+、Ba2+、Al3+
C.Ag+、Fe3+、Ca2+
D.Al3+、Mg2+、K+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①加入过量盐酸,生成的白色沉淀是氯化银;
②加入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可能是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
③白色沉淀可能是碳酸钙、碳酸钡等;
根据以上分析进行判断.
解答:①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为氯化银,溶液中一定存在银离子;
②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使溶液呈碱性),又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为强氧化物沉淀,可能是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等;
③再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又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为碳酸盐沉淀,可能是碳酸钡、碳酸钙等;
A、不可能有铜离子,氢氧化铜是蓝色沉淀,故A错误;
B、三种离子符合以上分析,故B正确;
C、氢氧化铁是红褐色沉淀,所以不可能存在铁离子,故C错误;
D、①中加入过量盐酸,Al3+、Mg2+、K+中没有能够生成沉淀的离子,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离子的检验,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本题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晶体中可能含有共价键,离子晶体一定含有离子键
B.NaCl固体中因为有Na+和Cl-所以能导电
C.气态氢化物的熔沸点:HF>HCl>HBr>HI
D.有新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参考答案:A.原子晶体中一定含有共价键,离子晶体一定含有离子键,故A错误;
B.氯化钠固体中含有阴阳离子,但阴阳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氯化钠固体不能导电,故B错误;
C.分子晶体中,气态氢化物的熔沸点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但氢键影响氢化物的熔沸点,所以卤元素的氢化物中氟化氢的熔沸点大于氯化氢,故C错误;
D.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如石墨和金刚石之间的转化,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相同条件下,燃烧时对大气污染程度最小的是( )
A.液化气
B.煤油
C.煤饼
D.木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液化气主要是小分子烃类,含碳量低,易与充分燃烧,所以燃烧污染程度最小,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焓变为正值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B.放热的熵增加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C.同一条件下,氨水在物质的量浓度不同的溶液中,其电离程度是不相同的
D.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25℃时,在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2mol?L-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Cu2+、SO32-、MnO4-
B.NH4+、Fe2+、NO3-、H+
C.HCO3-、Na+、Ca2+、Cl-
D.Na+、K+、SO42-、Cl-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25°C时,在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2mol?L-1的溶液,水的电离受到抑制,可能为酸或碱溶液,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弱电解质,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
解答:25°C时,在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2mol?L-1的溶液,水的电离受到抑制,可能为酸或碱溶液,
A.碱溶液中OH-与Cu2+反应生成沉淀,酸溶液中H+、SO32-反应生成气体和水,则不能共存,故A错误;
B.碱溶液中OH-与NH4+反应生成弱电解质,酸溶液中Fe2+、NO3-、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HCO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无论酸或碱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明确习题中的信息判断溶液为酸或碱溶液为解答本题的关键,熟悉离子之间的反应即可解答,注意B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