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8 05:28:25
1、选择题 催化剂能增大反应速率的原因是
A.它能增加反应的活化能
B.它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C.它使平衡常数增大
D.它使化学平衡移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催化剂能增大反应速率的原因是它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催化剂是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因此催化剂只能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但不能改变平衡状态.因此答案选B.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离子化合物不可能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
C.离子化合物均能溶于水
D.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越多,离子间形成的离子键越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有金属、离子化合物,因而A不正确;离子化合物也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如NH4Cl,则B不正确;像BaSO4等离子化合物难溶于水,则C不正确;离子键的强弱决定于阴、阳离子间的电性作用,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的电荷越多,离子间形成的离子键越强,故D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①用带橡皮塞的棕色试剂瓶存放浓硫酸
②将0.1 mol/L的NaOH溶液与0.5 mol/L的Cu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制得氢氧化铜悬浊液,用于检验醛基
③实验室制硝基苯要在水浴的热水中插入温度计
④可用FeCl3溶液除去试管内难以刷去的铜迹
⑤欲测某溶液的pH,需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再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⑥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⑦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A.①④
B.②④⑤
C.①③
D.③④⑥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见光易分解的物质才用棕色瓶保存,浓硫酸见光不分解,不用棕色瓶保存,①错误;检验醛基所用新制氢氧化铜制取时NaOH需过量,②错误;为了控制反应温度,制取硝基苯时需要把温度计插入水浴的热水中,③正确;FeCl溶液与铜反应生成易溶的FeCl2和CuCl2,④正确;用水润湿pH试纸,会稀释原溶液,⑤错误;为了使液体分离地更彻底,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⑥正确;蒸馏时需要测量蒸气的温度,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⑦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项。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仪器和基本操作。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合成氨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x molN2和y molH2.达到平衡时,生成z molNH3,则N2的转化率为
A.(z/50)%
B.(25z/x)%
C.(z/25x)%
D.(50z/x)%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2H2(g)+O2(g)=2H2O(g);△H=-483.6 kJ· mol-1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 mol-1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 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C.已知NaOH(ag)+HCl(aq)=NaCl(aq)+H2O(l);△H=-57.4 kJ· mol-1则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
D.己2C(s)+2O2(g)=2CO2(g);△H12C(s)+O2(g)=2CO(g);△H2,则△H1>△H2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燃烧热是指在一定条件下,1mol可燃物尾气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发出的热量。水的稳定状态时液态,A不正确。能量越低,越稳定,B正确。含20.0g NaOH的稀溶液生成0.5mol水,所以C正确。碳完全燃烧发出的热量多,但放热越多,△H越小,D不正确。答案选BC。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