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8 05:28:03
1、选择题 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除去Cl2中的HCl
B.电解制氯气和氢气
C.实验室制氨气
D.分离碘酒中的碘和酒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NaOH易与HCl反应中和反应,也易与Cl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既除去杂质,又除去被提纯的氯气,说明选择的除杂试剂不合理,HCl易溶于饱和食盐水,Cl2难溶于饱和食盐水,应选择饱和食盐水洗气除去杂质,故A错误;读图可知,C作阳极,Fe作阴极,Clˉ、OHˉ移向阳极,还原性较强的Clˉ优先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放出氯气,而H+、Na+移向阴极,氧化性较强的H+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放出氢气,故B正确;NH4Cl固体受热易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气体,而NH3与HCl遇冷易化合为氯化铵固体,因为缺少与HCl中和的强碱固体,不能用加热氯化铵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故C错误;I2易溶于酒精,不能分层,不能用萃取、分液的方法分离碘酒,应根据二者的沸点不同,用蒸馏法进行分离,故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以下实验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溴水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三种无色液体
B.为除去甲烷气体中的少量乙烯,可将气体通入KMnO4溶液中
C.为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饱和碳酸钠溶液后分液
D.用激光笔检验淀粉溶液的丁达尔现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答案:B
B.不正确,乙烯通入KMnO4溶液中生成CO2,引入新的杂质气体。
A、用溴水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现象分别是分层,上层橙红色、不分层、分层,下层橙红色;C、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溶解度小;D、淀粉是胶体。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仅用下表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就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 | 仪器 | 药品 | 实验目的 |
A | 托盘天平(带砝码)、250mL容量瓶、量筒、烧杯、药匙、玻玻棒 | NaOH固体、蒸馏水 | 配制25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 |
B | 分液漏斗、锥形瓶、导管及橡皮塞 | 稀硫酸、碳酸钠、硅酸钠溶液 | 证明非金属性;S>C>Si |
C | 碱式滴定管、酸式滴定管、胶头滴管、铁架台(带铁夹)、锥形瓶 | 己知浓度的NaOH溶液、待测盐酸、蒸馏水、白纸 | 测定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
D | 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大试管、集气瓶、导管及橡皮塞 | 氯化铵 | 制取氨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配制25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需要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250mL容量瓶、量筒、烧杯、药匙、玻玻棒、胶头滴管。错误。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根据复分解反应的规律:强酸与弱酸的盐反应制取弱酸。正确。C.测定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给定的药品中缺少待测HCl溶液、酸碱指示剂。错误。D.在实验室制取氨气要用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固体,缺少药品氢氧化钙。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12分)无水A1C13可用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食品膨松剂等。工业上由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12O3和Fe2O3)和石油焦(主要成分是碳单质)制备无水A1C13的流程如下 参考答案:(1)c3(CO2)/c3(CO)(2分)?(2)A12O3+3Cl2+3C 本题解析:(1)平衡常数是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和反 91EXAM.org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所以反应②平衡常数表达式伟K=c3(CO2)/c3(CO)。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12分)下图表示在没有通风橱的条件下制备氯气时的装置,图中a、b是可控制的弹簧铁夹。(已知:氯气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