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8 05:26:35
1、选择题 下列关于Cl-和C1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l-和C12均有毒
B.Cl-和C12结构不同,所以性质也不同
C.Cl-和C12均为黄绿色
D.Cl-和C12均能与金属单质反应
参考答案:A、因Cl-无毒,而C12有毒,故A错误;
B、因结构决定性质,Cl-和C12结构不同,则性质不同,故B正确;
C、Cl-为无色,而C12为黄绿色,故C错误;
D、Cl-不能与金属单质反应,而C12能与金属单质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强氧化性漂白剂,广泛用于纺织、印染和食品工业,它在碱性环境中稳定存在。某同学查阅资料后设计生产NaClO2的主要流程如下。
(1)双氧水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Ⅰ中发生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的化学式是________,装置Ⅲ中A在________极区产生。
(4)ClO2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可用亚氯酸钠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备。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研究表明:若反应开始时盐酸浓度较大,则气体产物中有Cl2。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产生Cl2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NaClO2变质可分解为NaClO3和NaCl。取等质量NaClO2,其中一份给以适当条件使之变质,另一份严格保存,均配成溶液,并分别与足量FeSO4溶液反应时,消耗Fe2+的物质的量________(填“相同”“不相同”或“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1)H—O—O—H Na2SO3
(2)2ClO2 +H2O2+2OH-=2ClO2-+O2↑+2H2O
(3)H2SO4 阳
(4)5NaClO2+4HCl=5NaCl+4ClO2↑+2H2O? ClO2-+3Cl-+4H+=2Cl2↑+2H2O
(5)相同
本题解析:(1)NaClO3中Cl原子化合价为+5价,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而SO32-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故Ⅰ中发生反应的氧化剂是NaClO3,还原剂是Na2SO3;(2)电解Na2SO4溶液相当于电解水,由气体a、b是Na2SO4溶液的电解产物可知为H2和O2,由气体a为反应Ⅱ的产物之一可知其为O2,为H2O2被ClO2氧化得到的产物,故反应Ⅱ的反应物为ClO2、H2O2和NaOH,生成物有NaClO2和O2,根据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即可;(3)电解Na2SO4溶液时OH-在阴极生成,故Na+通过离子隔膜向阴极移动得到产物NaOH溶液,而阳极生成H+,SO42-向阳极移动得到产物A(即H2SO4溶液);(4)①由题意可知反应物为NaClO2和HCl,其中NaClO2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既可升高也可降低,故反应为NaClO2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根据电子守恒可知氧化产物ClO2和还原产物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根据原子守恒将方程式配平即可;②若产物为Cl2则ClO2-和HCl发生了归中反应,根据电子守恒可知反应的ClO2-和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根据原子守恒将方程式配平即可;(5)变质过程为NaClO2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无论变质与否,与Fe2+反应时氯元素最终都转化为Cl-,故转移电子数相等。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2005年3月29日晚6时50分,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上行线103K+300M处,一辆载有约35吨液氯的山东槽罐车与一辆山东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液氯大面积泄漏,造成28人死亡,中毒入院人数为350名.作为救援消防干警在现场的下列处理方法和过程较合理的是( )
①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时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故有关情况;
②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浓NaOH处理过的口罩;
③用高压水枪向空另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
④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Na2CO3处理过的口罩(湿润);
⑤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即可,不必走太远;
⑥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等是否被污染;
⑦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气中喷洒水就可以解毒.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③⑤⑦
参考答案:①氯气有毒污染环境危害身体,故①正确;
②氯气易被碱溶液吸收(或它会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浓氢氧化钠溶液有强腐蚀性,应戴上用弱碱性溶液处理过的口罩,可防止吸入有毒的氯气,所以②错误.
③氯气能溶于水,易被碱溶液吸收(它会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弱碱性物质的水溶,能吸收氯气,防止空气污染,所以③正确.
④氯气能溶于水,易被碱性溶液吸收(它会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以吸收氯气,所以④正确.
⑤因氯气密度比空气大,有毒,氯气会聚结在地势较低的地方,人群在地势较低的地方,会中毒,应向较高的地势转移,所以⑤错误.
⑥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但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吸收效果差,所以⑥错误;
所以正确的做法①③④⑥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氯气、液氯和氯水是同一种物质
C.氯气能溶于水
D.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和液氯是状态不同的氯气的单质,是纯净物,而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如图所示装置,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中,然后打开止水夹,不能出现“喷泉现象”,则物质a、b对应的选项是
选项 | a(干燥气体) | b(液体) |
A | NO | H2O |
B | Cl2 | 饱和NaCl溶液 |
C | SO2 | 浓NaOH溶液 |
D | NH3 | H2O |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A、NO难溶于水,不能产生很强负压,故无喷泉现象,正确;B、Cl2难溶于饱和NaCl溶液,瓶内无负压,故无喷泉现象,正确;C、SO2易溶于浓NaOH溶液,瓶内出现很大的负压,能产生喷泉,错误;D、氨气极易溶于水,瓶内产生很大的负压,能产生喷泉,错误。2、NH3的主要性质等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