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8 05:20:42
1、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gCl 悬浊液中加入 KI 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黄色,证明此条件下 Ksp(AgCl)<Ksp(AgI)
B.当温度不变时,在纯水中加入强碱溶液不会影响水的离子积常数
C.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温度明显升高,所得溶液的 pH 会增大
D.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不存在分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沉淀易向更难溶的方向转化,AgCl 悬浊液中加入 KI 稀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黄色,证明此条件下 Ksp(AgCl)>Ksp(AgI) ,错误;B、水的离子积常数影响因素为温度,在纯水中加入强碱溶液,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正确;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温度明显升高,氢氧化钙溶液的浓度降低,所得溶液的氢氧根浓度减小, pH 减小,错误;D、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全部电离,水溶液中不存在强电解质分子,但存在溶剂水分子,错误。
考点:考查溶液中离子平衡。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中和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能以“H++OH-═H2O”表示的是( )
A.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
C.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
D.澄清石灰水和硝酸反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常温下,在pH都等于9的NaOH溶液和CH3COONa两种溶液中,设由水电离产生OH-浓度分别为amol·L-1和bmol·L-1,则a和b的关系是:
A.a>b
B.a=10-4b
C.b=10-4a
D.a=b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氢氧化钠抑制水电离,常温下,pH都等于9的NaOH溶液由水电离产生OH-浓度为 mol·L-1,CH3COONa水解,促进水电离,pH等于9的CH3COONa由水电离产生OH-浓度
mol·L-1,故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水的电离。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五点KW间的关系:B>C>A=D=E
B.若从A点到D点,可采用: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少量的酸
C.若从A点到C点,可采用: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适量的NH4Cl固体
D.若处在B点时,将pH=2的硫酸与pH=10的KOH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中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某学生用0.10 mol/L标准NaOH溶液滴定某浓度的盐酸。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 待测液体积(mL) | 所消耗NaOH标准液的体积(mL) | |
滴定前 | 滴定后 | ||
1 | 20.00 | 0.50 | 20.54 |
2 | 20.00 | 6.00 | 26.00 |
3 | 20.00 | 1.40 | 21.36 |
参考答案:(1)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退色
(2)0.10mol/L (3) 偏高(4) 甲 5Fe2+ + MnO4- + 8H+ = 5Fe2+ + Mn2+ + 4H2O
本题解析:(1)因为这是由已知浓度的碱滴定未知浓度的酸,酚酞指示剂在酸溶液中,是无色的,随着碱的滴加,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当滴加到最后一滴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半分钟内不褪色时酸碱中和恰好完成。(2)碱溶液的平均体积为V=(V1+V2+V3)÷3=" ((20.54-0.05)+(26.00-6.00)" +(21.36-1.40)) ÷3=20.00ml,利用酸碱恰好发生中和反应时C酸?V酸=C碱?V碱,C酸="(" C碱?V碱) ÷V酸="(0.10" mol/L×20.00ml) ÷20.00ml="0.10mol/L." (3)若在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碱溶液的体积偏大,以此为标准计算的酸的浓度偏高。(4)若用已知准确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溶液中Fe2+的浓度,由于高锰酸钾溶液有强的氧化性,容易腐蚀碱式滴定管的橡胶管,所以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甲中,发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Fe2+ + MnO4- + 8H+ = 5Fe2+ + Mn2+ + 4H2O。
考点:考查滴定法的应用、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误差分析等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