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8 05:00:26
1、选择题 实验室可用下列方法制取氯气:
MnO2+4HClMnCl2+Cl2↑+2H2O
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KClO3+6HClKCl+3Cl2↑+3H2O
NaClO+2HClNaCl+Cl2↑+H2O
Ca(ClO)2+4HClCaCl2+2Cl2↑+2H2O
若制取Cl2的质量相同,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1
B.2∶∶3∶1∶
C.1∶1∶1∶1∶1
D.2∶2∶∶1∶1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可从反应转移电子数入手分析:
氯气的制取原理是用氧化剂氧化Cl-而得到氯气,若使用KClO3,则转移5 mol e-,可得Cl2 3 mol。制取1 mol Cl2转移电子?mol。若用Ca(ClO)2,每生成1 mol Cl2转移1 mol e-,也就是1 mol Cl-被氧化,1 mol
被还原,两者结合为1 mol Cl2。因为在反应生成的Cl2中,包括被氧化的氯和由高价被还原为0价的氯,所以生成氯气的物质的量和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前一种情况不同,且随反应物的不同,其比值也不同。
根据电子转移数和化学方程式计算,上述五种氧化剂在制取1 mol Cl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1。
本题难度:简单
2、简答题 实验室欲配制0.5mol/L的NaOH溶液500mL:
(1)需称取NaOH固体的质量为______g
(2)某同学欲称量NaOH的质量,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1所示.由图可见,该同学在操作时的一个明显错误是______,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
(3)在图2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填序号).
(4)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可多选)
A.使用容量瓶前 应首先检验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2~3次.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固体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如果配制溶液时,溶质溶解速率比较慢,可以将容量瓶在酒精灯上加热,促进溶质的溶解,节省配制溶液的时间.
E.洗烧杯和玻璃棒的洗涤液必须转移入容量瓶中,不能倒掉.
(5)图3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该同学在操作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错误为:______.
(6)在配制该溶液过程中,下列操作会引起配制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
①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②所用天平的砝码生锈
③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④定容时俯视标线
⑤定容时仰视标线
⑥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参考答案:(1)需氢氧化钠的质量为:0.5L×0.5mol?L-1×40g/mol=10.0g;
故答案为:10.0;
(2)天平称量遵循左物右码,由图可见烧杯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由图可知,游码的读数为2.6g,砝码的质量为10g,根据左盘内质量=右盘内质量+游码读数,烧杯的实际质量为30g-2.6g=27.4g;
故答案为:烧杯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27.4g;
(3)操作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用药匙取药品,在烧杯中溶解(可用量筒加水),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恢复到室温后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2-3次,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颠倒摇匀.
所用仪器有:托盘天平、5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量筒(可用可不用),
肯定不需要的是:C(分液漏斗);
故答案为:C;
(4)A.配制需反复颠倒摇匀,使用容量瓶前应首先检验是否漏水,故A正确;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2~3次,容量瓶内壁沾有少量溶质,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故B错误;
C.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固体,会有热效应,影响溶液体积,溶解放出的热量,可能使容量瓶受热不均,导致容量瓶破裂危险,故C错误;
D.将容量瓶在酒精灯上加热,使容量瓶受热不均,导致容量瓶破裂危险,故D错误;
E.洗烧杯和玻璃棒的洗涤液中含有少量溶质,必须转移入容量瓶中,故E正确;
故选AE;
(5)由图可知,操作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错误为:转移溶液未用玻璃棒引流;
故答案为:转移溶液未用玻璃棒引流;
(6)①未洗涤烧杯、玻璃棒,少量氢氧化钠沾在烧杯壁与玻璃棒上,氢氧化钠的实际质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②所用天平的砝码生锈,砝码的质量增大,称量氢氧化钠的质量偏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
③最后需要定容,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对溶液浓度无影响;
④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使溶液的体积偏低,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使溶液的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⑥摇匀后液面下降,一部分溶液留在瓶塞与瓶口之间,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偏高的是?②④;
故选②④.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标况下,2.24L NOx气体的质量为3g则x值为( )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正确答案:A
M(NOx)=,又14+16x=30,x=1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8分)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 ?1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474。它是一种常用净水剂。
(1)明矾是电解质,写出它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
(2)23.7g明矾中所含的K+和SO4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水分子的质量为 。
(3)某明矾中含有1.204×1023个水分子,则该明矾的质量为 。
参考答案:(每空2分)
(1)KAl(SO4)2=K++Al3++2SO42- (2)1:2 10.8g (3)7.9 g
本题解析:(1)明矾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产生钾离子、铝离子、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KAl(SO4)2=K++Al3++2SO42-;
(2)23.7g的明矾的物质的量是23.7g/(258+216)g/mol=0.05mol,所以水分子的物质的量是12×0.05mol=0.6mol,则水分子的质量是0.6mol×18g/mol=10.8g,由明矾的化学式可知,明矾中所含的K+和SO42-的物质的量之比即为个数比是1:2;
(3)1.204×1023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是1.204×1023/NA=0.2mol,则明矾的物质的量是0.2mol/12,则明矾的质量是0.2mol/12×474g/mol=7.9g。
考点:考查物质中微粒数的计算、比例关系的判断,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46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个数为3NA
②常温下,4 g CH4含有NA个C-H共价键
③10 mL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加水至100 mL,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
④标准状况下,5.6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A
⑤25 ℃时,pH=12的1.0 L NaClO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的数目为0.01NA
⑥0.lmol·L-1Na2CO3溶液中含有0.1NA个CO32-
⑦1 mol Na2O2与水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2NA
A.③⑥⑦
B.①②⑤
C.①②④
D.④⑤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①NO2和N2O4的最简式均为NO2,46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含最简式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的原子个数为3NA,正确;②根据甲烷的结构式判断,1mol甲烷含有4mol碳氢键,常温下,4 g CH4的物质的量为0.25mol,含有NA个C-H共价键,正确;③硫酸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大,10 mL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加水至100 mL,溶液的质量小于原来的10倍,H2SO4的质量分数大于9.8%,错误;④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不是气体,5.6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远大于0.25NA,错误;⑤25 ℃时,pH=12的1.0 L NaClO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的数目为0.01NA,正确;⑥缺少溶液的体积,无法确定0.lmol·L-1Na2CO3溶液中含有的CO32-数目,错误;⑦1 mol Na2O2与水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NA,错误,综上所述选B。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及相关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