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8 04:27:27
1、选择题 在定量实验中,采用下列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偏高的是(?)
A.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以环形铁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
B.配制100mL 2 mol/L的NaCl溶液,以胶头滴管加水定容时,液面稍超出容量瓶刻度线,
反复摇匀后,凹液面最低点恰好与刻度线平齐
C.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的百分含量,加热并搅拌时,有少量固体溅出
D.称取一定质量无水碳酸钠粉末,用稀盐酸滴定(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测定盐酸浓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在A中,由于环形铁丝搅拌棒吸收热量导致结果偏低;在B中,使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只能定容到刻度线,若超出则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必须重新配制;在D中,因为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1—4.4,变色时溶液偏酸性,故测定盐酸浓度偏低。
A
?
?
?
?
B
?
↓
?
C
↓
↓
↓
D
↑
?
?
?
E
?
?
?
—
?
?
F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某同学用HCl气体做喷泉实验时,喷入烧瓶内的水不足烧瓶容积的1/3,其原因不可能是(?)
A烧瓶潮湿? B装置气密性不好? C水里没有加石蕊试液? D烧瓶内未集满HCl?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喷泉实验失败的原因很多,弄清本质进行分析。很明显A、B、D都能使喷入烧瓶内的水不足烧瓶容积的1/3,所以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A.SO2气体的还原性较强,不能使其通过浓硫酸干燥
B.滴定管洗净后经蒸馏水润洗,即可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
C.用图1装置吸收多余的HCl气体
D.用图2装置检验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错,二氧化硫能用浓硫酸干燥;B错,滴定管洗净后经蒸馏水润洗,再用标准液润洗后,可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C正确;D错,检验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在通入高锰酸钾溶液前应通入水中除去乙醇,乙醇也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检查气密性
C.
稀释浓硫酸
D.
取用固体
参考答案:A、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图中操作正确,故A正确.
B、将导管一段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图中操作正确.故B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内壁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图中操作正确,故C正确;
D、取用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让试管慢慢地竖起来.图中操作错误,故D错误;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正确的是? ( )。
| 选项 | 实验 | 装置或仪器 |
| A | 分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 | ![]() |
| B | 用已知浓度NaOH滴定未知浓度盐酸 | ![]() |
| C | 从KI和I2的固体混合物中回收I2 | ![]() |
| D | 配制100 mL 0.100 0 mol·L-1 NaOH溶液 |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可采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萃取的方法,A错;I2受热升华,采用此装置得不到I2,C错;缺少玻璃棒、胶头滴管等必不可少的仪器,无法进行配制,D错。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