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8 03:39:12
1、填空题 (共6分)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有色物质,它们由Na、O、N、Cl等一种或两种元素组成,均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请写出A、B、C分别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⑴ A与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B与H2O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⑶ C与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6分,每空2分)
⑴ 2 Na2O2 + 2H2O=4Na++4OH -+ O2↑ ⑵ Cl2 + H2O=H++Cl -+ HClO
⑶ 3NO2 + H2O=2H++NO3 - + NO
本题解析:Na、O、N、Cl中一种或两种元素组成的有色物质有Na(银白色),Na2O(白色),Na2O2(淡黄色),NO2(红棕色),Cl2(黄绿色),然后考虑上述物质与水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符合条件的是Na2O2,Cl2,NO2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日常生活中,可用明矾[KAl(SO4)2·12H2O]作为净水剂,这是因为:明矾溶于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可以吸附杂质。写出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参考答案:Al3+ + 3H2OAl(OH)3 + 3H+
本题解析:考查水的净化、盐的水解:Al3+ + 3H2OAl(OH)3 + 3H+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往含0.2 mol NaOH和0.1 mol Ba(OH)2的溶液中持续稳慢地通入CO2气体,使CO2气体充分参加反应,当通入气体为6.72 L(S.T.P)时立即停止,则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和通入CO2气体的体积关系正确的图像是(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 )
A. B. C. 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题溶液中所含离子有Na+ 0.2mol,Ba2+0.1mol,OH—0.4mol,总量0.7mol通入CO2,首先Na+、Ba2+进行沉淀,减少到0.4mol处,在通入CO2,BaCO3转化为BaHCO3,当转化完全时,开始转化NaCO3,离子浓度开始回升。
考点:考查沉淀与溶解平衡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8分)(1)向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数滴氯水后,溶液立即变成红色,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离子,要除去FeCl3溶液中少量的氯化亚铁,可行的办法是________(填字母)。
A.加入铜粉
B.加入铁粉
C.通入氯气
D.加入KSCN溶液
根据选用的试剂,写出除去FeCl3溶液中少量的氯化亚铁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铜箔,制造印刷线路板,写出FeCl3与金属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沸水中逐滴滴加1 mol·L-1FeCl3溶液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该分散系中微粒直径的范围是_________,区别该液体和FeCl3溶液可用 方法。
参考答案:(1)Fe2+ C 2Fe2++Cl2=2Fe3++2Cl-
(2)2Fe3++Cu=2Fe2++Cu2+ (3) 1~100 nm 丁达尔实验
本题解析:(1)滴加KSCN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没有Fe3+,氯水具有强氧化性,滴入氯水后溶液立即显红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这是亚铁离子的检验方法.要除去FeCl3溶液中少量的氯化亚铁,可通入氯气,既能除去氯化亚铁,又不引入其它杂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2) Fe3+能氧化铜,其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
(3)因为该分散系为胶体,所以微粒直径的范围是:1~100 nm,区别溶液和胶体常用的方法为:丁达尔实验
考点:亚铁离子的检验方法和除杂、氯气的性质、Fe3+的性质、胶体的性质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CO32-+H+=CO2↑+H2O
B.Cu+Zn2+=Cu2++Zn
C.Zn(OH)2+2H+=Zn2++2H2O
D.Cl-+AgNO3= AgCl↓+NO3-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不符合电荷守恒,错误;B、Cu不如Zn活泼,所以Cu不能置换Zn,不符合事实,错误;C、氢氧化锌是难溶碱,与氢离子反应生成锌离子和水,符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D、硝酸银为易溶的强电解质,应拆开,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