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6 11:06:46
1、选择题 标准状况下,将4.48L的NO2和NO组成的混合气体通入100mL的水中,气体体积缩小为2.24L,假设溶液的体积不变,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1
B.剩余气体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为7:8
C.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体积比为1:1
D.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1mol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都能与水反应且生成物都能溶于水的是
A.NH3、Cl2
B.Na2O2、SO3
C.NO、NO2
D.Mg、Al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判断,选项中NH3、Cl2、Na2O2、SO3、NO2、Mg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水反应,注意生成物的性质.
解答:A.NH3和水反应生成NH3?H2O,Cl2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产物都能溶于水,故A正确;
B.Na2O2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O2,O2不溶于水,故B错误;
C.NO2和水反应生成HNO3和O2,O2不溶于水,故C错误;
D.Mg和热水反应,Al和水不反应,且Mg(OH)2不溶于水,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把握常见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学习中注重相关基础知识的加积累.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由硝酸尾气的处理原理:3NO2+H2O═2HNO3+NO,NO2+NO+2NaOH═2HNO2+H2O,下列气体中,不可能被过量NaOH溶液完全吸收的是( )
A.V(NO2):V(O2)=4:1
B.V(NO2):V(NO)=1:1
C.V(NO2):V(NO)=1:2
D.V(NO2):V(NO):V(O2)=1:1:1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1)氮元素的氢化物和氧化物在工业生产和国防建设中都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①氮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为______;
②NH3与NaClO反应可得到肼(N2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电池,该电池放电时,正极的反应式为______.
(2)一定质量的液态化合物XY2在标准状况下的一定质量的O2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Y2(l)+3O2(g)═XO2(g)+2YO2(g)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是672mL,密度是2.56g/L,则:
①反应前O2的体积是______.
②化合物XY2的摩尔质量是______.
③XY2分子中X、Y两元素质量比是3:16,X、Y两元素分别为______(写元素符号)
参考答案:(1)①氮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K层有2个电子,L层有5个电子,故答案为:5;
②氨气和次氯酸钠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肼、氯化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NH3+NaClO=N2H4+NaCl+H2O,故答案为:2NH3+NaClO=N2H4+NaCl+H2O;
③肼、氧气碱性燃料电池中,肼所在电极为负极,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和水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故答案为:O2+2H2O+4e-=4OH-;
(2)生成物总物质的量为n(XO2)+n(YO2)=0.672L22.4L/mol=0.03mol,
由方程式可知,n(XO2):n(YO2)=1:2,
则n(XO2)=0.01mol,n(YO2)=0.02mol,
总质量为:m(XO2)+m(YO2)=0.672L×2.56g/L=1.72g,
①设消耗的氧气的体积为V,则
XY2(l)+3O2(g)=XO2(g)+2YO2(g)
1mol 67.2L 1mol 2mol
n V 0.01mol 0.02mol
n=0.01mol,
V=0.672L,即672ml,
故答案为:672ml;
②根据质量守恒可知:m(XY2)+m(O2)=m(XO2)+m(YO2)=1.72g,
m(O2)=0.03mol×32g/mol=0.96g,
m(XY2)=1.72g-0.03mol×32g/mol=0.76g
又:n(XY2)=0.01mol,
则:M(XY2)=0.76g0.01mol=76g/mol,
故答案为:76g/mol;
③在XY2分子中,X、Y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3:16,
则1molXY2分子中,X的质量为76g×319=12g,Y的质量为76g-12g=64g,
有1molXY2分子中含有1molX、2molY,
所以: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Y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2=32,
则X为C元素,Y为S元素,
故答案为:C、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如图甲是课本中验证铜和浓硝酸反应的装置,乙、丙是师生对演示实验改进后的装置:
(1)甲、乙、丙三个装置中共同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和甲装置相比,乙装置的优点是①______;②______
(3)为了进一步验证NO2和水的反应,某学生设计了丙装置.先关闭弹簧夹______,再打开弹簧夹______,才能使NO2气体充满试管②.
(4)当气体充满试管②后,将铜丝提起与溶液脱离,欲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②应如何操作______.
参考答案:(1)甲、乙、丙三个装置中共同的一个反应是浓硝酸与铜片反应或是浓硝酸与铜丝反应,即Cu+4HNO3═Cu(NO3)2+2NO2↑+2H2O,故答案为:Cu+4HNO3═Cu(NO3)2+2NO2↑+2H2O;
(2)甲、乙两个装置的差异在于:甲装置铜与浓硝酸反应使用的是铜片直接与浓硝酸反应,而乙装置则是可移动的铜丝与浓硝酸反应,其优点为便于控制,需要时插入酸液就反应,不需要时从酸液中移出即可;甲装置没有处理NO2污染的装置,而乙装置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产生的NO2,能防止空气污染.故答案为::可随用随制;二氧化氮被吸收,防止污染环境.
(3)要使NO2充满试管②,就不能让NO2进入烧杯中与水反应,即必须关闭弹簧夹c,且打开弹簧夹a、b,使NO2经过试管②,利用NO2的密度比空气大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O2.
故答案为:C;a,b;
(4)欲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②,就必须打开c,关闭a和b,且要让NO2与烧杯中的水接触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即须增大试管②的压强,把NO2排入烧杯,可用热毛巾捂住试管②.故答案为:关闭ab打开c用热毛巾捂试管.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