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6 11:01:40
1、选择题 用铁片与1mol?L-1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增大的是( )
A.对该反应体系加热
B.加入3mol?L-1的硝酸
C.加入少量氯化钠晶体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参考答案:A、加热能使反应速率加快,故A不选;
B、加入硝酸,金属铁和硝酸反应不能产生氢气,即该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增大,故B选;
C、加入氯化钠晶体,增大了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该反应的实质是铁与氢离子反应,氢离子浓度不变,所以反应速率不变,故C选;
D、改用铁粉,增大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故D不选.
故选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5分)某实验小组对H2O2的分解做了如下探究:
(1)下表是该实验小组研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记录的一组数据:
用10ml H2O2制取150ml(标准状况下)O2所需的时间(s)
反应条件 时间(s) 反应条件 时间(s) 浓度 | ? 30%H2O2 | ? 15%H2O2 | ? 10%H2O2 | ? 5%H2O2 |
无催化剂、不加热 | 几乎不反应 | 几乎不反应 | 几乎不反应 | 几乎不反应 |
无催化剂、加热 | 360 | 480 | t | 720 |
MnO2催化剂、加热 | 10 | 25 | 60 | 120 |
催化剂(MnO2) | 操作情况 | ?观察结果 | 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 |
粉末状 | 混合不振荡 | 剧烈反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3.5min |
块状 | 反应较慢,火星红亮但木条未复燃 | 30min |
参考答案:(1)①温度、催化剂②480<t<720?①2H2O2=2H2O+O2↑②催化剂的颗粒大小
本题解析: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判断,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考虑了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为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10%的双氧水分解生成相同的氧气时小于的时间要大于15%的双氧水,而小于5%的双氧水,即480<t<720。
(2)双氧水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反应式为2H2O2=2H2O+O2↑。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粉末状的催化剂催化效果好,这说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与催化剂的颗粒大小有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少量铁粉与100 mL 0.01 mol·L-1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 )
①加H2O ②加NaOH固体 ③滴入几滴浓盐酸 ④加CH3COONa固体 ⑤加NaCl溶液 ⑥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⑦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⑧改用10 mL 0.1 mol/L盐酸
A.①⑥⑦
B.③⑤⑧
C.③⑦⑧
D.⑤⑦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稀释降低氢离子的浓度,反应速率降低,①不正确;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盐酸,降低氢离子的浓度,反应速率降低,②不正确;滴入浓盐酸,增大氢离子浓度,反应速率加快,③正确;醋酸钠能消耗氢离子生成弱酸醋酸,降低氢离子的浓度,反应速率降低,④不正确;加入氯化钠溶液,也是稀释,降低氢离子的浓度,反应速率降低,⑤不正确;滴入硫酸铜,铁能置换出铜,消耗铁,减少氢气的产量,⑥不正确;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⑦正确;⑧中盐酸的浓度增大,但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正确,因此正确的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四个试管中都装有溶液,分别在不同温度下加入硫酸和一定量水,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 ]
A.20℃,10 mL硫酸
B.20℃,5 mL硫酸,5 mL水
C.30℃,5 mL硫酸,2 mL水
D.30℃,4 mL硫酸,3 mL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关于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方兴未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煤制取二甲醚(CH3OCH3)替代石油,可以缓解我国石油的供需矛盾
B.非晶体铜不导电,Cu原子呈杂乱无章的非晶态排列,可与盐酸反应放出H2
C.纳米级CaCO3与盐酸反应比块状CaCO3慢
D.Mg与被保护金属形成原电池,Mg作正极被腐蚀
参考答案:A、因二甲醚(CH3OCH3)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它清洁、高效、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可以缓解我国石油的供需矛盾,故A正确;
B、因铜与盐酸不反应,与铜的存在状态无关,非晶体铜与盐酸不反应,故B错误;
C、因固体的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纳米级CaCO3与盐酸反应比块状CaCO3快,故C错误;
D、因原电池中腐蚀的是负极,Mg作负极被腐蚀,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