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6 11:01:40
1、实验题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校化学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实验药品:铜、铁、镁、0.5mol/LH2SO4、2mol/LH2SO4、、18.4mol/LH2SO4
A:甲同学研究的实验报告如下表:
实验步骤 | 现象 | 结论 |
①分别取等体积的2mol/L的硫酸于试管中 ② | 反应速率镁>铁,铜不反应 | 金属的性质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 |
参考答案:(1)分别投入大小、形状相同的铜、铁、镁
(2)研究金属本身的性质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温度相同
(3)一定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或产生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的时间)
(4)镁(或铁)和0.5mol/LH2SO4、2mol/LH2SO4 常温下,镁与18.4mol/LH2SO4反应产生SO2,使对比实验的反应原理不同。18.4mol/LH2SO4使铁钝化
本题解析:(1)要比较不同的金属与硫酸反应的快慢时,三种金属的大小、形状相同应该是相同的,即答案应该是分别投入大小、形状相同的铜、铁、镁。
(2)由于三种金属是不同的,所以实验目的是研究金属本身的性质与反应速率的关系。比较不同的金属与硫酸反应的快慢时,处理硫酸的浓度、固体的表面积相同以外,溶液的温度应该是相同的。
(3)要比较浓度不同的硫酸与同一种金属反应的反应速率快慢,可以通过测量一定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或产生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的时间)。
(4)由于是比较不同浓度的硫酸与金属反应的快慢,所以选择的试剂应该是镁(或铁)和0.5mol/LH2SO4、2mol/LH2SO4。由于常温下,镁与18.4mol/LH2SO4反应产生SO2,使对比实验的反应原理不同,而18.4mol/LH2SO4使铁钝化,所以不能选择浓硫酸。
考点: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点评: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思路
1、准确地把握实验目的。
2、利用已学知识,分析如何实现这个目的--实验原理。
3、结合实验材料,初步确定设计对策--实验方案。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①装置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混合物
B.图②装置用于研究不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③中电流计的指针不发生偏转
D.对反应:;根据图④可以求出x=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混合物用蒸馏的方法,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错误;B、研究不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应保证H2O2的浓度相同,错误;C、图③形成原电池,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错误;D、对反应:结合图④分析知反应达平衡后B和C的物质的量变化相同,可以求出x=2,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分析、评价,原电池原理及化学平衡图像。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一定温度下,l mol X和n mol Y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 + Y(g)2Z(g) + M(s),5min后达到平衡,此时生成2a mol 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X表示5min内此反应的反应速率是(0.1—0.2a)mol·(L·min)—1
B.当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向平衡后的体系中加入l mol M,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l mol X,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正向移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2amolZ的同时,消耗amolX,其浓度是mol/L,所以用X表示5min内此反应的反应速率是=
mol/L ÷5min=0.1amol/(L·min),A不正确;B、根据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气体的质量减小的可逆反应,因此当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改变时,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正确;C、M是固体,改变固体的质量,平衡不移动,C不正确;D、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l mol X,v(正)增大,v(逆)也增大,平衡正向移动,D不正确,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假设C+CO2
2CO(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是v1,反应N2+3H2
2NH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速率v2,当同时升高两反应的温度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 )
A.v1减v2增
B.同时增大
C.同时减少
D.v1增v2减
参考答案:化学反应无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增大,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都增大.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反应中符合下图图像的是
A.N2(g) + 3H2(g) 2NH3(g) ΔH =-Q1 kJ·mol-1 (Q1>0)
B.2SO3(g) 2SO2(g) + O2(g)ΔH =" +" Q2 kJ·mol-1 (Q2>0)
C.4NH3(g) + 5O2(g) 4NO(g) + 6H2O(g)ΔH =-Q3 kJ·mol-1 (Q3>0)
D.H2(g) + CO(g) C(s) + H2O(g)ΔH =" +" Q4 kJ·mol-1 (Q4>0)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左图知,升温,生成物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说明反应为吸热反应,由有图知,增大压强,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故选B 。
考点:化学图像分析,化学平衡的移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