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讲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7-08-06 10:21:5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中,同时不断搅拌,防止酸液溅出
B.过滤时,滤纸的边缘要高于漏斗的边缘,防止液体从滤纸和漏斗壁之间流下
C.胶头滴管的尖嘴部分直接伸入试管里滴加液体,避免液体溅出试管口
D.实验室取用液体药品做性质实验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2-3mL


参考答案:A.浓硫酸溶解于水要放出大量的热,且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把水沿器壁缓缓倒入浓硫酸里,水浮于硫酸上,产生的热不能及时散失,造成液滴飞溅,故A错误;
B.二低: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的边缘;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故B错误;
C.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悬空放在试管口部滴加,把滴管伸入试管内会污染药品,故C错误;
D.在取用药品时,若没告诉用量,应取用最少量.液体取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即可,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浙江春晖中学高三年级2008学年第一学期十二月月考,化学,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①氯水存放于棕色广口瓶中?②可用氯化铁溶液除去试管内难以刷去的铜迹?③在200 mL 烧杯中,加入80 mL 水和20g KNO3晶体,配制质量分数约为20%的KNO3溶液。 ④取钠切割后,将剩余的钠块放入废液缸?⑤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⑥在500 mL容量瓶中加入12.5g胆矾和500 mL水,配制0.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
A.②⑤
B.①④
C.②③⑤
D.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氯水中含有见光易分解的HClO,且氯水是液体,故存放于棕色细口瓶中;②由于Cu与Fe3+反应,故可用氯化铁溶液除去试管内难以刷去的铜迹;③在200 mL 烧杯中,加入80 mL 水和20g KNO3晶体,配制质量分数约为20%的KNO3溶液,该操作正确;④取钠切割后,将剩余的钠块应放回原瓶;⑤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该操作正确;⑥中部应将12.5g胆矾放在500 mL容量瓶中配制溶液,并且加水至刻度线,不是加500 mL水来配制0.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故该说法错误。综上所述,C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将氯气用导管通入较浓的NaOH和H2O2的混和液中,在导管口与混和液的接触处有闪烁的红光出现。这是因为通气后混和液中产生的ClO-被H2O2还原,发生激烈反应,产生能量较高的氧分子,然后立即转变为普通氧分子,多余的能量以红光放出。本实验所用的仪器及导管如图。

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组装氯气发生装置时,应选用的仪器及导管为?(填写图中编号)。
(2)本实验进行时,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的顺序,气体流经的各仪器及导管的编号依次为?
(3)仪器①的橡皮塞上至少应有2个孔的原因是?
(4)本实验需配置10mol·L-1的NaOH溶液500mL,用到的仪器除了托盘天平、烧杯外,还须用到的仪器有?(填仪器名称) ,定容时操作如图,则所配溶液浓度?(填“偏高”或“偏低”)。

(5)实验时仪器①中ClO-与H2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参考答案:(1)③②⑤(不要求顺序,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2)②⑤⑥④①    (答成“②⑤④①”也得分,其它答案不得分)
(3)使瓶内外压强相等? (答成“与大气相通”等其它合理的答案也得分)
(4)500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不答容量瓶规格、漏写、错写均不得分)?偏高(答成“偏大”等其他答案一律不得分)
(5)ClO-+H2O2 = Cl-+ O2↑ + H2O


本题解析:(1)实验室制备氯气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得到,故应选用 ③②⑤;(3)通入气体的瓶子一定要有出气的孔,使其与大气相通,保证瓶内外压强相等;(4)配制溶液需用500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注意容量瓶要带规格,也可以加烧杯;图中是俯视刻度线,导致液面偏低,溶液体积偏少,浓度偏高。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图所示将实验装置连接好,进行化学能与热能转化的实验探究。请帮他们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前,在U型管内加入少量品红溶液(或红墨水)。打开3个T型管螺旋夹,使U型管内两边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再夹紧螺旋夹。
(1)在内部的试管里盛1g氧化钙,当滴入2mL左右的蒸馏水后,打开a、b螺旋夹,可观察到U型管里的红墨水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用这个装置观察到U型管内出现与上述(1)相反的现象,可在小试管中加入________固体后滴入适量的蒸馏水。
(3)若向内部的试管中放入几小块铜片,再用滴管滴入10mL稀硝酸,能否得到(1)中现象??,另外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此可知,反应后产物的总能量?(填“大于”、“小于”、“等于”)硝酸和铜片的总能量。此时该装置有明显的不足,原因是?,改进的方法是?


参考答案:(1)U型管里的红墨水向右移动,导致右侧液面高于左侧液面。(2分)(2)NH4Cl或NH4NO3等铵盐(1分)(3)能(1分),铜片表面有气泡冒出,过一会儿,试管口附近有红棕色气体出现(2分);铜片和稀硝酸反应生成NO,NO被氧气氧化为NO2;该反应放热,使大试管内气压增大,导致U型管里的红墨水向右移动(2分);3Cu+8HNO3=3Cu(NO3)2+2NO↑+4H2O,2NO+O2=2NO2(3分)。小于(1分),NO、NO2逸散到空气中,会造成环境污染(1分);在试管上加一双孔塞,用导气管将生成的气体导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2分)。


本题解析:该题从小试管内的温度变化影响大试管内的气压变化入手。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大试管内气压增大,导致U型管里的红墨水向右移动。NaOH等强碱溶于水放热,铵盐溶于水吸热。铜片和稀硝酸反应放热,氮的氧化物有毒,会污染环境。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A.用25mL量筒量取12.36mL盐酸,
B.用托盘天平称取8.75g食盐,
C.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3.22mL高锰酸钾溶液,
D.用广范pH试纸测得某溶液pH为3.5。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量筒只能精确到0.1ml,错误;B、用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0.1g,错误;C、酸式滴定管能精确到0.01ml,正确;D、广范pH试纸测得某溶液pH只能为正整数,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