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6 10:05:51
1、实验题 (17分)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和固体NaOH的混合物,极易与空气中水蒸汽和CO2反应而变质。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作了如下探究:
(1)【猜想】
猜想Ⅰ:没有变质,“碱石灰”只含有CaO、固体NaOH;
猜想Ⅱ:已完全变质,“碱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和Na2CO3。
(2)【实验】如下图所示:
a、CaO与水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b、操作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c、操作④发生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判断】
a.若Ca(OH)2、CaCO3和Na2CO3投入到水中不会放热,则由操作②现象判断:猜想Ⅱ
?(填:成立、不成立)
b.由操作⑤⑥的现象判断:滤液中含有?(写化学式);由此判断猜想Ⅰ
?(填:成立、不成立)。
c.综合a和b的结论,判断该样品变质情况为?。
2、实验题 (18分)某中学高一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硫酸的反应情况,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1)先关闭活塞a,将6.4g铜片和12 mL某浓度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至反应完毕,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再打开活塞a,将气球中的氧气缓缓挤入圆底烧瓶,最后铜片完全消失。
①写出上述过程中烧瓶内发生的化学方程式:关闭活塞a?;
打开活塞a?;
②B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但导管未画全,请在上图中把导管补充完整;
③实验结束后,装置C中的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有?。
(2)该小组甲同学对“如何检验SO2中混有少许CO2”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他将A中铜片换作木炭粉,并在A、B之间连接了如下装置:
试剂:a. NaOH溶液? b. 品红溶液? c. 酸性KMnO4溶液? d. Ca(OH)2溶液
请回答:
①该同学的实验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②若要达到此目的,可以在:(填所提供试剂编号)
D中加入?;E中加入?;F中加入?。
(3)事实证实,第(1)问铜片完全消失后,硫酸仍有剩余,乙同学欲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假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他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含溶质a mol
的NaOH溶液刚好使溶液中Cu2+全部沉淀。据此,他能求出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吗?若能,请写出余酸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mol/L(
用含a的代数式表达,若不能,该空不填)。
3、选择题 某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研究钠的性质:将一小块金属钠和一小块铜片分别盛在表面皿中,来研究它们在空气中的稳定性。该学生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
①假说法 ②实验法 ③分类法 ④比较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③
4、实验题 (14分)黄铁矿是我国大多数硫酸厂制取硫酸的主要原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黄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S
)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一]:测定硫元素的含量
I.将m
g该黄铁矿样品(杂质中不含硫和铁)放入如下图所示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省略)的石英管中,从a处不断地缓缓通人空气,高温灼烧石英管中的黄铁矿样品至反应完全。石英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Ⅱ.反应结束后,将乙瓶中的溶液进行如下处理:
问题讨论:
(1)I中,甲瓶内所盛试剂是________溶液。乙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Ⅱ中。所加H
O
溶液需足量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该黄铁矿石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设计以下实验方案测定铁元素的含量
问题讨论:
(4)②中,若选用铁粉作还原剂。你认为合理吗?________。若不合理,会如何影响测量结果:________(若合理,此空不答)。
(5)③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有________。
(6)④中高锰酸钾溶液应放在_____滴定管中;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5、实验题 (12分)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探究碱溶液与酚酞作用的实验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
[猜想]
甲:可能是酚酞变质造成的;
乙: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丙:可能是酚酞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丁: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大小有关。
[理论分析]
(1)甲同学刚提出自己的猜想,就遭到其余三位同学的否定,三位同学的理由是:?
?;
(2)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猜想也不正确,他的理由是?
?。
[实验设计]
(3)为证实丙同学的猜想,还需做如下实验,请完成下表:
| 实验步骤 |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
| 1.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 | ? |
| 2.在加热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 | ? |
| 实验方法 |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 |
| 方案一:分别配制不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各滴加数滴酚酞溶液。 | 物质的量浓度大的溶液中酚酞红色消失 证明? |
| 方案二:向原红色消失的溶液中加? (填试剂名称) | 红色重新出现,则说明红色消失与氢氧化钠物质的量浓度大小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