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6 09:16:52
1、填空题 (1)下列化学原理的应用,主要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来解释的
是 :
①热纯碱溶液洗涤油污的能力比冷纯碱溶液强;②误将钡盐[BaCl2、Ba(NO3)2]当作食盐食用
时,常用0.5%的Na2SO4溶液解毒;③石灰岩(喀斯特地貌)的溶洞形成;④BaCO3不能做“钡餐”,而BaSO4则可以;⑤使用泡沫灭火器时“泡沫”生成的原理。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氯化铝水溶液呈 性 ,其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
把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 。
参考答案:(1)A
(2)酸 Al3+ +3H2O
Al(OH)3+3H+ Al2O3
本题解析:(1)①主要应用是温度对水解程度的影响;②发生反应
,应用了沉淀溶解平衡原理;③应用了沉淀溶解平衡原理;④原因是,BaCO3能溶于胃酸产生有毒的钡离子,而BaSO4则不可以,应用了沉淀溶解平衡;⑤应用的是“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隔绝空气”等灭火原理。因此答案选A②③④。
(2)氯化铝为强酸弱碱盐,其水溶液显酸性。原因为弱碱阳离子的水解:Al3++3H2O
Al(OH)3+3H+。把AlCl3溶液蒸干,由于铝离子的水解,HCl挥发,最终的到的物质为Al(OH)3,再对其灼烧,则发生反应:

。因此最终得到的物质应为
。
考点:电解质溶液
点评:本题考查了沉淀的溶解平衡以及弱离子的水解,属于基础内容,也是高考必考考点。复习备考过程中应熟记中学阶段常见的弱酸弱碱,避免出现不知哪种离子发生水解的情况。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工业制硫酸的过程中利用反应2SO2(g)+O2(g)
2SO3(g)+Q (Q>0),将SO2转化为SO3,尾气SO2可用NaOH溶液进行吸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
(2)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发生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编号)。
a.若反应速率υ正(O2)=2υ逆(SO3),则可以说明该可逆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b.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2 mol N2,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c.平衡后移动活塞压缩气体,平衡时SO2、O2的百分含量减小,SO3的百分含量增大
d.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增大
将一定量的SO2(g)和O2(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反应得到如下表中的两组数据:
| 实验编号 | 温度/℃ | 起始量/mol | 平衡量/mol |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 ||
| SO2 | O2 | SO2 | O2 | |||
| 1 | T1 | 4 | 2 | x | 0.8 | 6 |
| 2 | T2 | 4 | 2 | 0.4 | y | t |
参考答案:(1)K=[SO3]2/([SO2]2[O2])
(2)c
(3)0.2mol/(L· min)(2分)>; 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平衡向左移动,反应物转化率低
(4)2×105 ; (2分)c(HSO3-)+2c(H2SO3)
(5)B>C =D>A
本题解析:(1)化学平衡常数是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和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因此根据方程式可知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SO3]2/([SO2]2[O2])。
(2)a、反应速率υ正(O2)=2υ逆(SO3)不能满足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不能说明该可逆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a不正确;b、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2 mol N2,物质的浓度不变,则化学反应速率不变,b不正确;c、平衡后移动活塞压缩气体,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平衡时SO2、O2的百分含量减小,SO3的百分含量增大,c正确;D、正方应是放热反应,则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平衡常数K减小,d不正确,答案选c。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平衡时氧气的物质的量减少2mol-0.8mol=1.2mol,则根据反应式可知生成三氧化硫2.4mol,其浓度为2.4mol÷2=1.2mol/L,所以用三氧化硫表示的反应速率为1.2mol/L÷6min=0.2mol/(L· min)。X=4mol-1.2mol×2=1.6mol,而在t2时二氧化硫的平衡量是0.4mol,这说明t2时二氧化硫的转化率高。由于正方应是放热反应,所以降低温度才有利于SO2的转化,所以T1>T2。
(4)pH约为8,因此溶液中c(OH-)=10-6mol/L,溶液中钠离子浓度为0.2mol/L,所以该溶液中c(Na+)与c(OH-)之比为0.2mol/L ÷10-6mol/L =2×105 。根据质子守恒可知该溶液中c(OH—)=c(H+)+ c(HSO3-)+2c(H2SO3)。
(5)A、Na2CO3吸收二氧化硫发生的反应为:Na2CO3+2SO2+H2O=2NaHSO3+CO2↑,1molNa2CO3最多吸收二氧化硫2mol;B、Ba(NO3)2 吸收二氧化硫反应化学方程式为Ba(NO3)2+3SO2+2H2O=BaSO4↓+2H2SO4+2NO↑:1molBa(NO3)2最多吸收二氧化硫3mol;C、Na2S 吸收二氧化硫发生的反应为:2Na2S+5SO2+2H2O=4NaHSO3+3S↓,1mol2Na2S最多反应二氧化硫2.5mol;D、酸性KMnO4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的反应2MnO4-+5SO2+2H2O=2Mn2++5SO42-+4H+,1molKMnO4最多反应二氧化硫2.5mol;计算分析吸收二氧化硫理论吸收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B>C=D>A,故答案为:B>C=D>A。
考点:考查可逆反应的有关判断、计算以及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有关判断与计算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把0.02mol/LCH3COOH溶液和0.01mol/LNaOH溶液以等体积混和,则混合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为 ( )
A.c (CH3COO-)="c" (Na+)
B.c (OH-)>c (H+)
C.c (CH3COOH)>c (CH3COO-)
D.c (CH3COOH)+c (CH3COO-)=0.01mol/L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0.02mol/LCH3COOH溶液和0.01mol/LNaOH溶液以等体积混和后,所得溶液中含有得溶质是醋酸和醋酸钠,且二者得物质的量是相等得。由于不能确定溶液得酸碱性,因此选项A、B、C都是不一定正确得。根据物料守恒可知,选项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点评: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时,一般遵循几个关系式,即电荷守恒定律、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另外在水解应用时,,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随意套用。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面提到的问题中,与盐的水解无关的正确说法是
[? ]
①明矾和FeCl3可作净水剂
②为保存FeCl3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少量盐酸
③实验室配制AlCl3溶液时,应先把它溶在盐酸中,而后加水稀释
④NH4Cl与ZnCl2溶液可作焊接中的除锈剂
⑤实验室盛放Na2CO3、Na2SiO3等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皮塞,而不能用玻璃塞
⑥用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
⑦在NH4Cl或AlCl3溶液中加入金属镁会产生氢气
⑧长期使用硫铵,土壤酸性增强;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⑨比较NH4Cl和Na2S等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或某些盐溶液的酸碱性
A.①④⑦
B.②⑤⑧
C.③⑥⑨
D.全有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6分)在25℃时,将酸HA与碱MOH等体积混合.
(1)若0.01mol/L的强酸HA与0.01mol/L强碱MOH混合,则所得溶液显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下同)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若PH=3的强酸HA与PH=11的弱碱MOH混合,则所得溶液显 ,
理由是 。
(3)若0.01mol/L的强酸HA与0.01mol/L弱碱MOH混合,则所得溶液显 ,解释这一现象的离子方程式是 。
参考答案:(1)中性 H++OH-=H2O(2)碱性 酸HA与碱MOH中和后,碱过量,还会电离出OH-
(3)酸性 M++H2O
MOH+H+
本题解析:(1)等浓度的一元强酸与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恰好反应生成强酸强碱盐,该盐溶液显中性,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2)强酸电离出的H+浓度等于弱碱电离出的OH-,所以弱碱的浓度大于强酸,则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为强酸弱碱盐和弱碱的混合溶液,显碱性,原因是酸HA与碱MOH中和后,碱过量,还会电离出OH-;
(3)同浓度的一元强酸与一元弱碱等体积混合,恰好反应生成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出现这一现象的离子方程式M++H2O
MOH+H+。
考点:考查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PH,酸碱中和反应等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