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6 08:53:10
1、选择题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的干馏
B.油脂硬化
C.石油裂化
D.石油分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在原子核不变的情况下,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A、煤的干馏是指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生成煤焦油、焦炭、焦炉煤气等物质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油脂的氢化,就是在催化剂镍的作用下和氢加成,不饱和高级脂肪酸就变成了饱和的高级脂肪酸,有新物质饱和高级脂肪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石油裂化是由石油重质馏分经裂化而得的汽油,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石油分馏是指通过石油中含有的物质的沸点不同而使各种物质分离开的一种方法,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变化,注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只有这样才能对变化过程做出正确的判断,要知道煤的干馏与石油分馏的实质.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实验或生产操作:①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铵形成沉淀;②二氧化氮经加压凝成无色液体;③石蜡催化裂化;④碘受热变成碘蒸汽;⑤照相底片被感光.其中,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⑤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①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无机非重金属盐溶液可发生盐析,使其溶解度降低;
②物质发生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构成物质的粒子间隔发生了改变;
③石蜡裂化时,生成小分子烷烃和烯烃;
④物质发生三态变化,粒子本身的大小不发生变化;
⑤照相底片被感光,溴化银见光分解;
解答:①蛋白质遇到可溶性硫酸铵溶液,会因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发生盐析,盐析是可逆的,加水后沉淀又会溶解,是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故①正确;
②二氧化氮经加压凝成无色液体,由气态变为液态,构成物质的粒子的大小,化学性质都不发生改变,是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故②正确;
③石蜡的裂化,是将大分子的烃变为小分子的过程,是化学变化,故③错误;
④碘固体变为碘蒸汽,是物质的状态的改变,是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故④正确;
⑤照相底片被感光,发生反应:2AgBr
2Ag+Br2,是化学变化,故⑤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物质种类中,前者包含后者的是
A.混合物?溶液
B.电解质?化合物
C.浊液?胶体
D.单质?化合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A.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
B.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C.当分散剂是水或其它溶液时,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来分类,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1nm)、胶体(1nm~100nm)、浊液(大于100nm);
D.单质和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
解答:A.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溶液必定有溶质和溶剂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
B.根据物质在水溶液或熔融态下是否导电,可以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两类,所以包括前者后者,故B错误;
C.当分散剂是水或其它溶液时,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来分类,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1nm)、胶体(1nm~100nm)、浊液(大于100nm),浊液和胶体不存在包含关系,故C错误;
D.单质和化合物都属于纯净物,不存在包含关系,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方法,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物质组成,然后再根据各类物质概念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已知X和Y能发生如下反应:X+Y═H2O+盐,下列有关X和Y所属种类的说法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A.X-酸性氧化物,Y-碱
B.X-碱性氧化物,Y-酸
C.X-盐,Y-碱
D.X-酸性氧化物,Y-碱性氧化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A、酸性氧化物的概念:能和碱反应生成的是盐和水的氧化物;
B、碱性氧化物的概念: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C、碱和盐之间发生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可以生成新的碱和盐,也可以生成盐和水;
D、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化合可以得到盐.
解答:A、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如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A正确;
B、碱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如氧化铜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故B正确;
C、碱和盐之间发生反应可以生成盐和水,如硫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故C正确;
D、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化合可以得到盐,不可能生成水,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化合物之间的反应规律和特点,注意物质的性质以及相关概念的掌握,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与胶体
B.生石灰溶于水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C.从物质分类角度看,纯碱既是碱又是正盐
D.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A、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不具备该性质;
B、生石灰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类;
D、有化和价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解答:A、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不具备该性质,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与胶体,故A正确;
B、生石灰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类,不是碱,故C错误;
D、有化和价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中,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生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概念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