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1 02:21:38
1、计算题 把10.2 g镁铝合金投入500 mL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1.2 L H2(标准状况)。试计算:
(1)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该合金中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
参考答案:(1)2mol/L?(2)1∶1
本题解析:(1)n(H2)=11.2 L÷22.4 L·mol-1 =0.5 mol
2HCl————H2
2 mol? 22.4L
n(HCl)? 11.2 L
解得n(HCl)=1mo
所以c(HCl)=1mol÷0.5L=2 mol/L
(2)设合金中Mg的物质的量为x,Al的物质的量为y
则24x + 27y=10.2 、x + 3/2y=0.5(mol)
解得x=0.2(mol)、y=0.2(mol)
则n(Mg)∶n(Al) =1∶1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计算题的考查,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应的原理,然后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严谨的答题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与9.6 g SO2所含的氧原子数相等的NO2的质量为
A.9.6 g
B.6.9 g
C.4.6 g
D.2.3 g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11分)下图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要定量实验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的一处错误是 。
(2)该实验中,能较精确确定液体体积的两种玻璃仪器是 、 。
(3)操作过程中多次用到玻璃棒,请分别说明它们在实验中的作用:操作②中 、操作③中 。
(4)不规范的实验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分析下列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a.在第②步操作中,有少量液体溅出烧杯外: 。
b.在第③步操作中,容量瓶内本来有少量水: 。
c.在第⑤步操作中,若俯视刻度线: 。
d.在第⑥步操作中,经振荡、摇均、静置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
(5)若操作全部正确,最后所得的溶液应存放在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请填写标签上的内容(如图) 。
参考答案:[第(5)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11分]
(1)NaOH不能用称量纸称量(或NaOH应在小烧杯中称量)
(2)量筒、100 mL容量瓶
(3)搅拌、引流。
(4)偏小、无影响、偏大、偏小
(5)
本题解析:(1)该实验中的一处错误是图①中氢氧化钠易吸潮,应在称量瓶或小烧杯中称量,不能在纸上称量;(2)量筒和容量瓶都是量器,能准确量取溶液的体积。(3)玻璃棒,在实验操作②溶解中起到搅拌作用、在实验操作③转移中起到引流的作用;(4)a.在第②步操作中,有少量液体溅出烧杯外,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小,溶液浓度偏小;b.在第③步操作中,容量瓶内本来有少量水对溶液浓度没有影响;c.在第⑤步操作中,若俯视刻度线,溶液的体积偏小,浓度偏大;d.在第⑥步操作中,经振荡、摇均、静置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溶液体积增大,浓度偏低;(5)标签上应注明溶液的名称及溶液的浓度,4g氢氧化钠配成100ml溶液,浓度为1mol/L。
考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0.5mol氢气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约是( )
A.22.4L
B.11.2L
C.5.6L
D.2.24L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是22.4L/mol,所以根据可知,0.5mol氢气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0.5mol×22.4L/mol=11.2L,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0.5mol·L-1 的(NH4)2SO4溶液中含NH4+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1molCH4中含有4NA个C-H键
C.常温常压下,48g O3含有原子数为2NA(相对原子质量:O 16)
D.标准状况下,22.4LC6H6(苯)的分子数目为NA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于c?V=n,则(NH4)2SO4的物质的量为0.5mol,虽然(NH4)2SO4==2NH4++SO42—中铵根离子与硫酸铵的系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但是少部分铵根离子能水解生成一水合氨,则平衡时溶液中铵根离子小于0.5 mol,故A选项错误;1个甲烷分子含有4个C—H键,则1molCH4中含有4molC—H键,故B选项正确;由于臭氧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8,m/M=n,则臭氧的物质的量为1mol,臭氧分子是三原子分子,则1molO3含有3mol原子,故C选项错误;苯是液体,不能用V/Vm求其物质的量,故D选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