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1 00:48:24
1、选择题 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和配位键的是
A.KF
B.H2SO4
C.CuCl2
D.NH4Cl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而配位健的
形成需要配体和接受电子的空轨道,据此可知,HF分子、硫酸分子中只有极性键。氯化铜中只有离子键,氯化
铵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和配位键,答案选D。
考点:考查化学键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主要是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化学键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应试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离子键、共价键和配位健的含义以及判断依据,并能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把Cl2通入下列溶液中,阴阳离子均被氧化的是
A.NaI
B.AgF
C.FeCl2
D.FeBr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把Cl2通入下列溶液中,阴阳离子均被氧化,说明物质所含的阴阳离子均具有还原性,都可被氯气氧化,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A.钠离子不能被氧化,故A错误;
B.银离子和氟离子都不能被氧化,故B错误;
C.氯离子不能被氧化,故C错误;
D.亚铁离子和溴离子都能被氧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氯气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氯气的氧化性以及物质的氧化性强弱的比较.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要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CaCO3和SiO2杂质,选用最好的试剂是.
A.盐酸
B.水
C.烧碱熔液
D.氢氟酸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生石灰、CaCO3溶于盐酸,且CaCO3有气体生成,SiO2不溶于盐酸.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装有不同物质的针筒用导管连接起来,将乙针筒内的物质压到甲针筒内,进行下表所列的不同实验(气体在同温同压下测定).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1中沉淀最终变为红褐色
B.实验2中甲针筒内的现象是气体颜色变深,且活塞向内移动
C.实验3中甲针筒内气体颜色变深,活塞向内压缩
D.实验4中甲针筒内除有白烟产生外,活塞最终可能向内压缩到尽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A、氨气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银,氢氧化银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二氨合银;
B、发生反应2HBr+Cl2=Br2+2HCl,溴挥发形成蒸汽,甲针筒内的现象是气体颜色变深,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
C、发生反应2NO+O2=2NO2,同时存在2NO2?N2O4,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
D、首先3Cl2+2NH3=N2+6HCl,氨气过量再发生NH3+HCl═NH4Cl,故氨气足量发生3Cl2+8NH3=N2+6NH4Cl,据此计算判断.
解答:A、AgNO3+NH3?H2O═AgOH↓+NH4NO3,AgOH为白色沉淀,氨气过量AgOH+2NH3?H2O═[Ag(NH3)2]OH+2H2O,沉淀消失,故A错误;
B、发生反应2HBr+Cl2=Br2+2HCl,二者恰好反应,溴挥发形成蒸汽,甲针筒内气体颜色变深,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活塞向外移动,故B错误;
C、发生反应2NO+O2=2NO2,同时存在2NO2?N2O4,甲针筒内气体颜色变深,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活塞向内压缩,故A正确;
D、氯气与氨气体积之比为15mL:40mL=3:8,发生反应3Cl2+8NH3=N2+6NH4Cl,生成氮气15mL×=5mL,有白烟产生外,活塞最终不可能向内压缩到尽,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氨气、氯气、氮的氧化物等性质,难度中等,C选项中为易错点,注意存在的平衡.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关于S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SO2与水的反应具有可逆性
B.SO2是一种强氧化剂
C.SO2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
D.SO2易溶于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