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31 23:46:34
1、选择题 在下图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a和b分别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此题要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变化入手,注意到反应后气体减少或增多会引起气压的变化,将化学和物理结合起来,气体被吸收进溶液的反应,容器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容器内气体增多,气压增大;
解答:A、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容器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形成喷泉,但由于NO不溶于水,所以不充满烧瓶.故A错误;
B、CO2与CaCl2溶液不反应,锥形瓶与烧瓶内压强相等,不能形成喷泉,故B错误;
C、Cl2不溶于饱和氯化钠溶液,也不与其反应,锥形瓶与烧瓶内压强相等,不能形成喷泉,故C错误;
D、NH3与盐酸能发生反应,生成物为氯化铵固体,气体被吸收进溶液中,烧瓶内压强减小为零,同外界大气压产生压强差,所以形成喷泉,并充满烧瓶,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从此题实验来看,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状态变化会引起气压的变化,说明化学不是一门单独存在的学科,化学和物理是相互联系的,解决化学问题可以应用物理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实现下列变化时,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A.金刚石和干冰的熔化
B.食盐和烧碱的熔化
C.液溴和液汞的气化
D.氨的气化和水的电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中前者是原子晶体,克服极性键,后者是分子晶体,克服分子间作用力。B中都是离子晶体,克服的都是离子键。C中前者是分子晶体,克服分子间作用力,后者是金属晶体,克服的是金属键。D中前者是分子晶体,克服分子间作用力,后者是水的电离,克服的是极性键。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5℃,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ˉ的数目为0.1NA
B.1?mol乙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5NA
C.1?mol?Cl2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D.10L?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A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A、溶液体积不知,不能计算微粒数;
B、依据乙醇分子结构分析计算;
C、氯气和铁反应生成氯化铁,电子转移依据氯气计算;
D、硫酸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包括硫酸电离生成,水电离生成.
解答:A、溶液体积不知,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ˉ的数目不能计算,故A错误;
B、乙醇结构简式CH3CH2OH,可知1 mol乙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5NA,故B正确;
C、1 mol Cl2与足量的铁反应生成氯化铁,电子转移依据氯气计算,转移的电子数为2NA,故C错误;
D、10L pH=1的硫酸溶液中,氢离子包括硫酸电离生成,水电离生成,含有的H+离子数大于2NA,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主要考查微粒数的计算方法,物质结构计算化学键,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分析判断,题目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7.8 gNa2O2固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其中所含Na2O2分子数目为0.1NA
B.其中所含离了总数为0.4NA
C.与足量的水H2O反应.生成O2分子数为0.1NA
D.与足量的CO2反应,电子转移数目为0.1NA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在
①氯水
②浓盐酸
③活性炭
④漂白粉
⑤双氧水
⑥二氧化硫等六种物质中,能使品红溶液退色的是
A.①④⑥
B.②③④
C.①③④⑥
D.①③④⑤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