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27 11:05:28
1、选择题 半径由小到大、氧化性由强到弱的一组微粒是
A.H+、Al3+、Mg2+、K+
B.O、P、S、Cl
C.S2-、Cl-、K+、Ca2+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向NaBr、NaI、Na2SO3混合液中,通入一定量Cl2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可能是( )
A.NaCl、Na2SO3、Na2SO4
B.NaCl、NaBr、Na2SO4
C.NaCl、NaBr、I2
D.NaCl、NaI、Na2SO3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三种物质都具有还原性,都能被氯气氧化,但还原性气强弱顺序是Na2SO3、NaI、NaBr,所以氯气首先氧化的是亚硫酸钠,其次是碘化钠,最后是溴化钠。由于氯气不一定是过量的,且单质碘易升华,溴易挥发,所以选项D正确,答案选D。
点评: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如果一种氧化剂和多种还原剂混合,则首先氧化的是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然后依次类推,据此可以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已知反应:①2K2CrO4+H2SO4=K2Cr2O7+K2SO4+H2O,
②K2Cr2O7+6FeSO4+7H2SO4=3Fe2(SO4)3+Cr2(SO4)3+K2SO4+7H2O,
③Fe2(SO4)3+2HI=2FeSO4+I2+H2SO4。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①②③均是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C.氧化性强弱顺序是:K2Cr2O7>Fe2(SO4)3>I2
D.反应③中0.1mol还原剂共失去电子数为1.204×102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错,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升降;反应①为非氧化还原反应;B错,反应②中氧化剂为K2Cr2O7,还原剂为FeSO4,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6;C正确;D错,反应③中0.1mol还原剂共失去电子数为6.02×1022;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对递变规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氧化性:Na+<K+<Rb+<Cs+
B.卤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递增依次增强
C.在卤素的氢化物中,HI的还原性最强
D.碱金属元素随核电荷数的递增,熔沸点依次升高
参考答案:A.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则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则Na+>K+>Rb+>Cs+,故A错误;
B.随核电荷数的递增,卤素的非金属性减弱,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故B错误;
C.碘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弱,HI的还原性最强,故C正确;
D.碱金属元素随核电荷数的递增,熔沸点依次降低,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根据下列事实:①A+B2+=A2++B;②D+2H2O=D(OH)2+H2↑;③以B、E为电极与E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极反应为E2++2e-=E,B-2e-=B2+。由此可知A2+、B2+、D2+、E2+的氧化性强弱关系是( )。
A.D2+>A2+>B2+>E2+
B.A2+>B2+>D2+>E2+
C.D2+>E2+>A2+>B2+
D.E2+>B2+>A2+>D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信息知氧化性B2+>A2+,D能和水反应而A、E、B不和水反应,所以有金属活泼性D大于A、B、E,B、E组成的原电池中B失电子,金属活泼性越强,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就越弱,所以E2+>B2+>A2+>D2+,选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