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27 10:40:11
1、选择题 通常情况下,前者无法决定后者的是
A.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金属性强弱
B.化合物的内在结构----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C.反应温度的高低----化学平衡的移动程度
D.反应物的化学性质----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是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判断的根本,正确;B.化合物的内在结构决定了能否在水中或熔融状态下电离,即决定了电解质的相对强弱,正确;反应温度的高低无法判断化学平衡的移动的程度,错误;D.反应物的化学性质-是反应物的内在性质决定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这是内因,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某些电子手表安装的纽扣电池由锌和氧化银、KOH溶液构成。放电时,电极反应分别为:
Zn+20H--2e=Zn(OH)2
Ag2O+H20+2e-=2Ag+20H-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锌为正极,电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
B.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K+和H+向负极移动
C.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基本保持不变
D.常温下,该电池总反应为非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Zn失去电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锌,发生了氧化反应,所以Zn为负极,错误;B、原电池中,内电路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错误;C、由所给的电极反应式可知,负极消耗氢氧根离子,而正极有产生相同的氢氧根离子,所以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基本不变,则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基本保持不变,正确;D、任何的原电池反应必须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该反应在常温下是蒸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对原电池反应原理的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绿色环保可持续发战略展要求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其首要原因是( )
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回收其中的石墨电极
C.防止电池中的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的污染
D.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它物品
参考答案:回收废电池的首要原因是防止废电池中渗漏出的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而对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是第二位的,故C正确;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D.a和b用导线连接时,SO42-向铜电极移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某化学小组构想将汽车尾气(NO、NO2)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HNO3,其原理如图所示,其中A、B为多孔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A表面反应之一为NO2-e-+H2O==NO3-+2H+
B.电极B附近的c(NO3-)增大
C.电解质溶液中电流的方向由B到A,电子的流向与之相反
D.该电池工作时,每转移4 mol电子,生成22.4 L O2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电极A通入的是汽车尾气,则二氧化氮发生氧化反应,与氢离子结合为硝酸,正确;B、电极B通入的氧气,则氧气得到电子与氢离子结合生成水,所以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错误;C、A为负极,B为正极,则电解质溶液中的电流是从A到B,外电路中电流从B到A,电子从A到B,错误;D、该电池工作时,每转移4mol电子,则消耗1mol氧气,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L,错误,答案选A。
考点:考查原电池反应原理的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