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27 10:22:58
1、选择题 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一些元素能用于制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已知编号为①~⑧的八种元素的某些性质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已学过的元素周期表的性质,确定以上8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并将元素的编号填入下表中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位置关系如下图所示。 
(1)X元素的单质分子式是_________。若X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相等,X单质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
(2)Y单质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Y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Z与钙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He;4g/mol
(2)
;2F2+2H2O==4HF+O2↑
(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B.存放FeSO4溶液时加入少量铁粉
C.NaOH溶液保存在带胶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D.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无色广口瓶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所以D错误。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防止和空气、水等反应,A正确;B.存放FeSO4溶液时加入少量铁粉,防止Fe2+氧化,正确;C.NaOH溶液保存在带胶塞的玻璃试剂瓶中,可防止瓶塞粘连,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动手实践: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步骤”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②向新制的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④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D、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⑤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消失 ⑥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F、生成淡黄色沉淀 |
| 实验步骤 | ③ | ④ | ⑥ 实验现象(填A~F) |
参考答案:解(1)因题干提示信息: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可知实验目的是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故答案为:同周期;
(3)①因镁条能和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氢氧化镁是碱,遇酚酞变红,所以会看到镁条表面有大量气泡,溶液变成红色,反应为:Mg+2H2O=Mg(OH)2+H2↑,
②因氯气能将硫离子氧化为硫:Na2S+Cl2=2NaCl+S↓,硫不溶于水,为淡黄色,所以溶液中产生浅黄色沉淀;
③因钠的密度比水小,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遇酚酞变红,同时反应放热,所以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④因镁为活泼金属,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所以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⑤铝能与盐酸反应,较镁不活泼,所以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⑥A1Cl3与NaOH反应生成A1(OH)3,A1(OH)3具有两性,能与NaOH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偏铝酸钠,所以先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故答案为:
;?Mg+2H2O=Mg(OH)2+H2↑;Na2S+Cl2=2NaCl+S↓;
(4)由实验可知:金属性Na>Mg>Al,非金属性Cl>S,则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故答案为: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