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27 10:02:52
1、选择题 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其主要步骤如下:①把贝壳制成石灰乳 ②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过滤,洗涤沉淀物 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 ④在氯化氢热气流中干燥晶体 ⑤电解上述晶体的熔融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3周期,ⅡA族
B.向洗涤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可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
C.在氯化氢热气流中干燥晶体的目的是抑制MgCl2水解
D.步骤⑤也可以采用电解该晶体水溶液的方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项中操作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MgCl2+2H2O?Mg(OH)2↓+
H2↑+Cl2↑,即电解MgCl2溶液得不到镁。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材料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与现代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通讯方面,能同时传输大量信息,且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的材料是
[? ]
A.光导纤维
B.塑料
C.橡胶
D.纤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Ⅰ利用化学原理对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渣等进行有效检测与合理处理。
(1)染料工业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毒的,可以在碱性条件下加入铝粉除去(加热处理后的废水会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除去
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常温下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阳离子 | ![]() | ![]() | ![]() | ![]() | ![]() | ![]() |
开始沉淀时的pH | 1.9 | 7.0 | — | — | 4.7 | — |
沉淀完全时的pH | 3.2 | 9.0 | 11.1 | 8 | 6.7 | 9(>9溶解) |
参考答案:Ⅰ. (6分,每空2分)(1)↑
(2)①向溶液中通入足量Cl2、②向溶液中加入CuO调节pH3.2-4.7
Ⅱ. (14分)(1)此温度下催化剂活性最高(2分)?
(2)使NO不断转化为NO2提高原料利用率(3分)
(3)(3分)?(4)ac(3分)
(5)合成氨工业?氨催化氧化制硝酸,侯德榜制碱法(3分)
本题解析:Ⅰ.(1)加入铝粉后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这说明该气体应该是氨气。由于溶液显碱性,则铝被氧化生成AlO2-,所以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NO2-+2Al+OH-+H2O=2AlO2-+NH3↑。
(2)由于亚铁离子开始沉淀时的pH大于铜离子开始沉淀时的pH值,所以应该首先通入氯气将亚铁离子氧化生成铁离子,然后加入氧化铜,通过控制溶液的pH在3.2~4.7之间即可除去铁离子。
Ⅱ. 液态空气蒸馏主要得到O2和N2,焦炭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CO和H2,二者得到的气体B、C在催化剂条件下能发生反应,则应为N2和H2的反应,生成的气体为NH3,所以,A为O2,B为N2,C为H2,D为CO,E为NH3。NH3和O2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NO与氧气反应生成NO2,进而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所以G为NO,H为NO2,I为HNO3,L为NH4NO3。CO和O2反应生成CO2,CO2、NaCl和NH3反应生成NaHCO3,为侯氏制碱法的主要反应,NaHCO3加热分解生成Na2CO3,则F为CO2,J为NH4Cl,K为NaHCO3,M为Na2CO3。
(1)反应I是工业合成氨气的反应,需在500℃进行,其主要原因是此温度下催化剂活性最高。
(2)H转化为N的过程中是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的反应,反应是化学平衡,需要不断补充空气使一氧化氮气体不断转化为二氧化氮,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3)反应Ⅲ是候氏制碱法的反应原理,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晶体和氯化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CO2+NH3+H2O=NaHCO3↓+NH4Cl。
(4)工业上,向析出K的母液氯化铵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后可析出副产品J氯化铵,通入氨气的作用是增大铵根离子浓度使氯化铵晶体析出,氨气溶于水后生成氨水,氨水电离成铵根,增大铵根的浓度有利于氯化铵的析出;同时通入氨气使溶液碱性增强,使碳酸氢钠转化为溶解度较大的碳酸钠,可以提高氯化铵的纯度,故答案为ac。
(5)上述流程所涉及的化学工业的名称为:工业合成氨、氨气的催化氧化、侯德榜制碱法。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对学生的要求高。试题综合性强,贴近高考,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该类试题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进行无机物的推断时注意从空气的蒸馏和碳与水蒸气的反应入手,根据物质反应的条件作为突破口进行推断,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运用和总结。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我国及美国、日本等国家都已研制出了一种陶瓷柴油机,这种柴油机的发动机部件的受热面是用一种耐高温且不易传热的材料来制造的,这种材料是( )
A.普通硅酸盐陶瓷
B.氮化硅陶瓷?
C.光导纤维
D.玻璃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1)海水晒盐可获得粗盐,在实验室中粗盐经过溶解、?、?可制得精盐。
(2)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其主要步骤如下:
①为了使MgSO4转化为Mg(OH) 2,试剂①可以选用?,要使MgSO4完全转化为沉淀,加入试剂①的量应?;
②试剂②可以选用?;
③试从节约能源、提高金属镁的纯度分析,以下适宜的冶镁方法是?。
(3)溴及其化合物用途十分广泛,我国正在大力开展海水提溴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工业以浓缩海水为原料提取溴的部分过程如下:
某课外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上述过程设计以下装置进行实验(所有橡胶制品均已被保护,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A装置中通入a气体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A装置中通入a气体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改通热空气。通入热空气的目的是?
?;
③反应过程中,B装置中有SO42-生成。检验SO42-的方法是?;
④C装置的作用是?。
参考答案:
(1)过滤、蒸发? ............................................................(2分)
(2)①氢氧化钠(NaOH)?过量? ............................(2分)
②盐酸? .............................................................(1分)
③ C? ............................................................(1分)
(3)① Cl2+2Br- =2Cl- +Br2? ................................................(2分)
②吹出Br2? .............................................................(1分)
③取少量B装置中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SO42-? .............................................................(1分)
④吸收未反应的Cl2、Br2和SO2? .............................(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