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27 09:37:38
1、简答题 下列分离提纯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CO2中的HCl气体,通过盛足量饱和NaOH溶液的洗气瓶
B.分离KNO3晶体中的少量NaCl,溶解后蒸发结晶、过滤
C.用加热法分离氯化钠和碘的固体混合物
D.除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钠,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后过滤
参考答案:A.CO2与HCl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不能利用氢氧化钠溶液来除杂,故A错误;
B.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而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应配成热饱和溶液,冷却结晶来分离,故B错误;
C.因碘易升高,氯化钠受热不分解,则用加热法分离氯化钠和碘的固体混合物,故C正确;
D.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引入新的杂质,应选择氢氧化钡来除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钠,故D错误;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混有的少量杂质,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1)铜粉中混有少量铝粉______;
(2)FeCl3中混有少量FeCl2______.
参考答案:(1)Cu与盐酸不反应,Al与盐酸反应,加过量盐酸后,过滤即可,反应为2Al+6HCl═2AlCl3+3H2↑,故答案为:2Al+6HCl═2AlCl3+3H2↑;
(2)通入氯气能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反应为2FeCl2+Cl2═2FeCl3,故答案为:2FeCl2+Cl2═2FeCl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工业上用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制备高锰酸钾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高锰酸钾的氧化性强弱与溶液的酸碱性有关,在酸性条件下其氧化性较强。下列?酸能用于酸化高锰酸钾溶液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盐酸
B.稀硫酸
C.硝酸
D.氢硫酸
(2)操作Ⅰ、Ⅱ、Ⅲ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软锰矿与过量固体KOH和KClO3在熔融状态下反应时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反应后加水溶解得到的滤液中主要含有KCl和K2MnO4,则滤液酸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KMnO4能与热的经硫酸酸化的Na2C2O4反应生成Mn2+和CO2。取上述制得的KMnO4产品0.33 g,恰好与0.67 g Na2C2O4完全反应,则KMnO4的纯度为________%。
参考答案:(10分)
(1)b (1分)
(2) 过滤(1分) 过滤(1分) 蒸发(1分)
(3)KClO3(1分);3MnO42-+4H+=2MnO4-+MnO2↓+2H2O(2分)
(4)96(3分)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高锰酸钾能氧化盐酸和氢硫酸,硝酸本身具有强氧化性,故选硫酸;(2) 由进行操作Ⅰ后得滤液,故操作Ⅰ应为过滤,由于MnO2难溶于水操作Ⅱ后得KMnO4溶液,故操作Ⅱ为过滤,进行操作Ⅲ后使溶液变成了晶体,故操作Ⅲ为蒸发;(3)由产物及元素的化合价可知氧化剂应为KClO3,滤液中主要成分是K2MnO4,酸化后得到KMnO4和MnO2,故方程式为:3MnO42-+4H+=2MnO4-+MnO2↓+2H2O;(4)由题意及电子守恒可得关系式为:
2KMnO4~5NaC2O4
2×158? 5×134
m? 0.67g
解得m=0.316g
KMnO4的纯度为0.316/0.33×100%=86%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现有苯甲酸、苯酚溶于乙醇所得的混合液,某同学设计方案分离三种物质,并检验其中的某些离子和物质。
已知:(1)酸性强弱:HCl>苯甲酸>H2CO3>苯酚> HCO3-?(2)部分物理参数如下:
? | 密度 (g·mL-1) | 熔点 (℃) | 沸点 (℃) | 溶解性 |
苯甲酸 | 1.2659 | 122.13℃ | 249℃ |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
苯酚 | 1.07 | 40.6 | 181.9 | 易溶于乙醇、乙醚,65℃以上能与水互溶 |
乙醇 | 0.79 | -114.3 °C | 78.5 | 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 |
实验步骤 | 现象和结论 |
①取少量混合液1于试管,滴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振荡,静置 | ? |
②取少量步骤①上层清夜于试管,滴加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混合液1含有HCO3- |
③另取少量混合液1于试管,滴加___________________,振荡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混合液1不含有酚羟基 |
参考答案:(17分)
①CO2?(2分)?过滤(2分)
②(2分)
③生石灰与混合液2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便于乙醇从混合物中蒸馏出来(意思相同也得分)(2分)
(2)
实验步骤
现象和结论
①取一定量试样于试管,加入足量0.1mol/L BaCl2(1分),
?
②取少量步骤①上层清夜于试管,滴加足量的 0.1mol/L盐酸, 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2分)
?
②另取少量试样于试管,滴加少量0.1mol/L? FeCl3溶液(1分),(或者少量浓溴水),振荡
?
溶液不显紫色(或不出现白色的沉淀)(1分),
?
(3) ?(2分)? 9.2%(2分)
本题解析:(1)①由于酸性强弱:HCl>苯甲酸>H2CO3>苯酚> HCO3-,则苯甲酸和苯酚的乙醇溶液与碳酸钠混合时,苯甲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苯甲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苯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苯酚钠和碳酸氢钠,而乙醇与碳酸钠都不反应;读图可得,混合液1的主要成分是苯甲酸钠、苯酚钠、碳酸氢钠、碳酸钠等物质,混合液2的主要成分是乙醇等物质;根据酸性强弱顺序,则物质C是碳酸或二氧化碳气体,苯酚钠与碳酸或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苯酚、碳酸氢钠,而苯甲酸钠与碳酸或二氧化碳和水不反应,则混合液3的主要成分是苯甲酸钠和碳酸氢钠等物质;物质D是盐酸或HCl,盐酸与苯甲酸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苯甲酸和氯化钠,盐酸与碳酸氢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气体和水;由于苯甲酸微溶于水,则盐酸与苯甲酸钠反应容易形成苯甲酸的过饱和溶液时,可以析出苯甲酸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苯甲酸晶体的操作IV是过滤;②略;③生石灰为氧化钙,CaO是碱性氧化物,容易与水反应,生成溶沸点较高的氢氧化钙,而乙醇与氧化钙不反应,且乙醇的溶沸点较低,蒸馏时乙醇容易从混合物中分离;(2)由于碳酸钠过量,则混合液1中可能含有苯甲酸钠、苯酚钠、碳酸氢钠、碳酸钠等物质,其中碳酸钠能干扰碳酸氢钠的检验,因此步骤①应先取样,再加入过量0.1mol/L BaCl2,振荡,静置,将碳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碳酸钡,排除碳酸根离子对碳酸氢根离子的干扰;根据步骤②中现象和结论逆推,由于碳酸氢根离子在强酸作用下可以变为二氧化碳气体,说明向步骤①的上层清液中滴加足量0.1mol/L盐酸,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溶液1中含有碳酸氢根离子;由于步骤2中加入过量盐酸可以将苯酚钠转变为苯酚,因此步骤③需要另取混合液1,由于苯酚遇氯化铁溶液显紫色,苯酚钠遇氯化铁溶液不变色,苯酚遇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苯酚钠遇浓溴水不能产生白色沉淀,因此向样品中加入0.1mol/L FeCl3或浓溴水,振荡,溶液不显紫色(或不出现白色的沉淀),说明混合液1不含有酚羟基或苯酚;(3)先求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33.6×10-3/22.4mol),再根据苯甲酸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中苯甲酸与二氧化碳的系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求苯甲酸的物质的量(33.6×10-3/22.4mol),然后根据摩尔质量求苯甲酸的质量(33.6×10-3/22.4mol×122g/mol),最后根据混合固体的质量求苯甲酸的质量分数,即[33.6×10-3/22.4mol×122g/mol]÷2.0g×100%=9.15%≈9.2%。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分馏的方法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和煤油
B.利用分液的方法将水和酒精分离开来
C.利用结晶的方法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钾
D.利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的泥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