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27 09:24:24
1、填空题 (10分)(1)肼(N2H4)又称联氨,是一种可燃性液体,可用作火箭燃料。已知在101kPa,320g N2H4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氮气,放出热量624kJ(25℃时),N2H4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KOH溶液。肼—空气燃料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3)如图是一个电化学过程示意图。假设使用肼—空气燃料电池作为本过程的电源,铜片质量变化128g,则肼—空气燃料电池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下的空气 L(假设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为20%)。
(4)传统制备肼的方法是以NaClO氧化NH3制得肼的稀溶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参考答案:(1)N2H4(l)+O2(g)=N2(g)+2H2O(l);△H=-62.4KJ·mol-1
(2)正:O2+2H2O+4e—=4OH— 负:N2H4+4OH—-4e—=N2+4H2O
(3)112 L (4)ClO—+2NH3=Cl—+N2H4+H2O
本题解析:(1)320g肼恰好是10mol,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O2(g)=N2(g)+2H2O(l);△H=-62.4kJ/mol。
(2)原电池中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空气是正极,在碱性电解质溶液中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肼是负极,在碱性电解质溶液中电极反应为: N2H4+4OH--4e-=4H2O+N2↑。
(3)根据装置可知,铜和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因此反应中转移电子是所以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消耗氧气是1mol,则空气是5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5mol×22.4L/mol=112L。
(4)NaClO氧化NH3的离子方程式是ClO—+2NH3=Cl—+N2H4+H2O。
考点: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原电池和氧化还原反应
点评:本题综合性比较强,知识点比较基础,难度小。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15分)汽车尾气净化反应:2NO(g)+2CO(g)N2(g)+2CO2(g),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平衡时的分压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表达式为 ;
(2)已知:N2(g) + O2(g) ="2NO(g)" △H=+180.5kJ·mol-1
C(s) + O2(g) = CO2(g) △H=-393.5 kJ·mol-1
2C(s) + O2(g) ="2CO(g)" △H=-221kJ·mol-1
则2NO(g)+2CO(g)N2(g)+2CO2(g)的△H= ,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条件 (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
(3)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 V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和CO。在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此时n(CO)="a" mol,n(NO)="2a" mol,n(N2)="b" mol。
①若保持体积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n(CO2)=" b" mol,n(NO)=" a" mol,则此时v正 v逆(填“>”、“=”或“<”);
②在t2时刻,将容器迅速压缩到原容积的1/2,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t3时刻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请在下图中补充画出t2-t3-t4时段N2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
(4)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并不能减少NOx的排放,这使NOx的有效消除成为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以Ag-ZSM-5为催化剂,测得NO转化为N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①若不使用CO,温度超过775 K,发现NO的分解率降低,其可能的原因为 ;在n(NO)/n(CO)=1的条件下,应控制的最佳温度在 左右;
②目前对氮氧化物(NOx)进行治理的方法比较多,其中吸附/吸收法广受欢迎。下列物质适合作为NOx吸收剂的是
A.活性炭 B.氨水 C.酸性尿素溶液 D.硫酸
参考答案:(1)(2分)
(2)△H=-746.5KJ·mol-1(2分) 低温(2分)
(3)①=(2分) ②如图(2分)
(4)①NO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不利于反应进行(2分) 870K(1分)
② ABC (2分)
本题解析:(1)依据平衡常数定义可得;(2)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②×2-①-③即得到2NO(g)+2CO(g)
N2(g) +2CO2(g),所以该反应的△H=-393.5 kJ/mol×2-180.5kJ/mol+221kJ/mol=-746.5 kJ/mol;该反应△H<0,而△S<0,根据反应要想自发发生需△G=△H-T△S<0,故该反应自发发生的条件为低温;(3)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 V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和CO。在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此时n(CO)="a" mol,n(NO)="2a" mol,n(N2)="b" mol,则该反应
①若保持体积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n(CO2)=" b" mol,n(NO)=" a" mol,则此时,故Qc=K,故此时v正=v逆;②在t2时刻,将容器迅速压缩到原容积的1/2,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瞬间n(N2)不变,但单位体积内体系分子总数增多,平衡正向移动,n(N2)增大,t3时刻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故图像为:
;
(4)①若不使用CO,温度超过775 K,发现NO的分解率降低,其可能的原因为NO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不利于反应进行,故分解率降低;在n(NO)/n(CO)=1的条件下,在870K左右NO的转化率最高,故应控制的最佳温度在870K左右;②目前对氮氧化物(NOx)进行治理的方法比较多,其中吸附/吸收法广受欢迎,作为NOx的吸收剂既能与氮氧化合物反应或吸收,故A项活性炭能吸附气体,故A项正确;B项氨水和C项酸性尿素溶液均可与氮氧化合物反应,故B、C正确;D项硫酸不反应故D项错误;本题选ABC。
考点: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现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1)H2(g)+O2(g)===H2O(g),△H=a kJ·mol-1
(2)H2(g)+O2(g)===H2O(l),△H=b kJ·mol-1
(3)2H2(g)+ O2(g)===2H2O(l),△H=c kJ·mol-1
下列关于它们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它们都是吸热反应
B.a.b.c均为正值
C.a=b
D.2b=c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氢是一种理想的绿色清洁能源,氢气的制取与储存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利用FeO/Fe3O4循环制氢,已知:
H2O(g)+3FeO(s)Fe3O4(s)+4H2(g) △H=akJ/mol (I)
2Fe3O4(s)6FeO(s)+O2(g) △H=bkJ/mol (II)
下列坐标图分别表示FeO的转化率(图-1 )和一定温度时,H2出生成速率[细颗粒(直径0.25 mm),粗颗粒(直径3 mm)](图-2)。
(1)反应:2H2O(g)=2H2(g)+O2(g) △H= (用含a、b代数式表示);
(2)上述反应b>0,要使该制氢方案有实际意义,从能源利用及成本的角度考虑,实现反应II可采用的方案是: ;
(3)900°C时,在两个体积均为2.0L密闭容器中分别投人0.60molFeO和0.20mol H2O(g)甲容器用细颗粒FeO、乙容器用粗颗粒FeO。
①用细颗粒FeO和粗颗粒FeO时,H2生成速率不同的原因是: ;
②细颗粒FeO时H2O(g)的转化率比用粗颗粒FeO时H2O(g)的转化率 (填“大”或“小”或“相等”);
③求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写出计箅过程,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在下列坐标图3中画出在1000°C、用细颗粒FeO时,H2O(g)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进行相应的标注)。
参考答案:(16分)(1)(2a+b)kJ/mol(2分)(无kJ/mol或“2a+b kJ/mol”扣1分,其他不给分)
(2)用廉价的清洁能源供给热能(2分)(答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核能”供给热能给3分;答“加热”、“升高温度”等均不给分)
(3)①细颗粒FeO表面积大,与H2的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加快(3分) (“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等合理表述给3分;答“增大反应物浓度”、“FeO的量增加,反应速率加快”给1分); ②相等(2分)(答“等于”、“=”给1分)
③(4分)解:900℃时,达到平衡时FeO转化的量为:n(FeO)=0.60mol×40%=0.24mol
H2O(g)+3FeO(s)Fe3O4(s)+4H2(g)
起始物质的量(mol) 0.20 0.60 0 0
变化物质的量(mol) 0.080 0.24 0.080 0.080
平衡物质的量(mol) 0.12 0.36 0.080 0.080 (2分)
由于固体物质的浓度是常数,不能写入平衡常数表达式,气体物质的浓度可以变化,根据c=n/V可求平衡时氢气和水蒸气的物质的量浓度,则K==
=
=0.67(2分)
(4)(3分)
本题解析:(1)先对已知热化学方程式编号为①②,观察发现①×2+②可得,2H2O(g)=2H2(g)+O2(g),其焓变=①的焓变×2+②的焓变=(2a+b)kJ/mol;(2)b>0,说明反应II是吸热反应,可用用廉价的清洁能源供给热能或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核能”供给热能;(3)①FeO是反应I中的固体反应物,细颗粒FeO表面积大,与H2的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加快(或“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等);②由于固体物质浓度是常数,FeO的用量和浓度保持不变,将粗颗粒FeO改为细颗粒FeO,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能使平衡移动,因此H2O(g)的平衡转化率不变或相等;③解:900℃时,达到平衡时FeO转化的物质的量量为:n(FeO)=0.60mol×40%=0.24mol,则:
H2O(g)+3FeO(s)Fe3O4(s)+4H2(g)
起始物质的量(mol) 0.20 0.60 0 0
变化物质的量(mol) 0.080 0.24 0.080 0.080
平衡物质的量(mol) 0.12 0.36 0.080 0.080
由于固体物质的浓度是常数,不能写入平衡常数表达式,气体物质的浓度可以变化,根据c=n/V可求平衡时氢气和水蒸气的物质的量浓度,则K==
=
=0.67;
(4)观察图1可得:随着温度的升高,FeO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前者导致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后者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逆反应是吸热反应,则反应I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900℃→1000℃就是升高温度,既能加快反应速率,又能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H2O(g)的转化率由0逐渐增大,知道达到平衡,1000℃时达到平衡的时间比900℃时少,1000℃时H2O(g)的平衡转化率比900℃时小,由此可以画出水蒸气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示意图。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原理,涉及盖斯定律、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固体反应物颗粒粗细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温度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图像等。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放出热量为Q kJ(Q>0),经测定完全吸收生成的CO2需消耗 5 mol·L-1的KOH溶液100 mL,恰好生成正盐,则此条件下反应C4H10(g)+O2(g)===4CO2(g)+5H2O(g)的ΔH为
A.+8Q kJ·mol-1
B.-16Q kJ·mol-1
C.-8Q kJ·mol-1
D.+16Q kJ·mol-1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KOH的物质的量为n(KOH)=c×V=0.1L×5mol/L=0.5mol,2KOH+CO2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