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27 09:16:45
1、选择题  m?g铜与足量浓H2SO4共热时完全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n?L气体,则被还原的H2SO4的量是
[? ]
A.? mol?
mol?
B.? mol?
mol?
C.? g?
g?
D.? g
g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可溶性盐和可溶性碱一定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B.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排在前面的金属一定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置换出来
C.有盐溶液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必须有沉淀、气体和水生成,反应才能发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题中选项A、C、D考查的是复分解反应条件.可溶性盐与可溶性碱相互交换成分后,若有沉淀、气体或者弱电解质生成,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所以选项A不正确;有盐参加的反应可能是置换反应,因此选项B不正确,选项C正确;复分解反应的发生不一定都生成沉淀、气体和弱电解质,只要符合其中一个条件就能发生,故选项D错误.
本 91eXAm.org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NO2与水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之比是
A.1∶2
B.2∶1
C.3∶1
D.1∶3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火法炼铜可以从黄铜矿(CuFeS2)或辉铜矿(Cu2S)中提取铜,发生如下反应:
①2CuFeS2+4O2 Cu2S+3SO2+2FeO
Cu2S+3SO2+2FeO
②2Cu2S+3O2 2Cu2O+2SO2
2Cu2O+2SO2
③2Cu2O+Cu2S 6Cu+SO2↑
6Cu+S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②、③中,Cu2S都只做还原剂
B.1mol?CuFeS2生成1molCu,理论上消耗2.5mol?O2
C.1mol?Cu2S和O2反应生成2molCu转移的电子数为4mol
D.反应①中,共转移的电子数为16mol,CuFeS2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A.②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③中,Cu2S中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B.由反应可知,存在6Cu~3Cu2S~6CuFeS2~15O2,以此分析;
C.Cu元素由+1价降低为0,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而S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4价;
D.反应①中,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解答:A.②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u2S只做还原剂;③中,Cu2S中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u2S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故A错误;
B.由反应可知,存在6Cu~3Cu2S~6CuFeS2~15O2,则1mol?CuFeS2生成1molCu,理论上消耗2.5molO2,故B正确;
C.Cu元素由+1价降低为0,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而S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4价,则转移的电子数为1mol×[4-(-2)]=6mol,故C错误;
D.反应①中,CuFeS2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S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4价,2molCuFeS2反应转移电子为24mol,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及计算,明确反应中的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电子守恒、原子守恒的应用,选项D为易错点,题目难度较大.
本题难度:困难
5、填空题  X、Y、Z为周期表中前20号主族元素,原子序数递增,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Z是人体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1) 下列含氧酸根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a.XO3-? b.XO32-? c.YO32-? d.Y2O32-? e. X2O42-? f. XO42-
(2) Y的最高价含氧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 
①实验测得相同条件下一定量的Y单质分别在空气和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产物的成分(体积分数)如表。 
Y在纯氧中燃烧产物里YO3含量比空气中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②天然ZYO4既可用于制备Y的氧化物又可用于制水泥。ZYO4与X单质在高温下反应,得到两种常见气体。每消耗1 molX单质,有4 mol电子转移,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 为了测定某水泥样品成分,称取10.0g样品,将其中的Z元素转化为ZX2O4沉淀,将沉淀用稀酸处理得H2X2O4溶液,取该溶液体积的1/100,用KMnO4溶液滴定(氧化产物为XO2,还原产物为Mn2+),结果用去0.0200 mol·L-1。的KMnO4溶液24.00mL。该样品中Z的氧化物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1)a f
(2)①纯氧中,O2浓度大,单位时间内放热多,体系温度高,平衡向SO3分解的方向移动。
② 
(3)67.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