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讲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07-27 08:13:3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把铁钉和碳棒用导线连接起来后浸入食盐溶液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碳棒上放出氯气
B.碳棒上放出氧气
C.铁钉上放出氢气
D.铁钉锈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形成FeC原电池,Fe失去电子变为Fe2+,电子流向C棒,NaCl(aq)中的O2在C棒上得到电子变为O2-,O2-进入水溶液与H2O结合为OH-,Fe2+与OH-结合为Fe(OH)2,Fe(OH)2最后转化为Fe(OH)3。主要现象是铁钉生锈。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以下实验:①为检验RI(碘代烷)中的碘元素,将RI与NaOH水溶液混合共热后再加入AgNO3溶液;②实验室里用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40℃制乙烯;③用锌与稀硝酸反应制取氢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氢气;④在试管中加入2mL 10%的CuSO4溶液,滴入2%的NaOH溶液4~6滴,振荡后加入乙醛溶液0.5mL,加热至沸腾;⑤为检验淀粉已水解,将淀粉与少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⑥将饱和氯化铁溶液煮沸,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可能失败的实验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只有①④⑤
C.只有③④⑤
D.只有②③⑤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①将RI与NaOH水溶液混合共热后应先加酸中和体系中的碱,再加入AgNO3溶液。②140℃时,主要生成乙醚,制乙烯应迅速加热到170℃。③用锌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并不生成氢气。④氢氧化铜悬浊液应显碱性,故应向NaOH溶液中滴入CuSO4溶液,保证见过量。⑤淀粉与少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应先向体系中加碱消耗其中的硫酸后,再加入银氨溶液。⑥将饱和氯化铁溶液煮沸,可能会产生氢氧化铁沉淀。应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备胶体。故这些实验都可能会失败。
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C.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
D.称量时,应将称量物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粗盐提纯的过程中,操作步骤有溶解、过滤、蒸发
B.粗盐中除Na+、Cl-外,通常还含有Ca2+、Mg2+、SO42-
C.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溴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紧贴试管内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为避免试剂污染,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悬空,不接触试管,答案为D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是课外活动小组同学设计的4个喷泉实验方案.下列有关操作不可能引发喷泉现象的是
A.挤压装置①的胶头滴管使CCl4全部进人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B.挤压装置②的胶头滴管使饱和NaHCO3溶液全部进人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C.用鼓气装置从装置③的a处不断鼓人空气并打开止水夹
D.向装置④的水槽中慢慢加人足量浓硫酸并打开止水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能否产生喷泉现象关键要看能否产生压强差,A中氯气易溶于四氯化碳,且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故可以。B中二氧化碳在饱和NaHCO3溶液不溶难以产生压强差,不能形成喷泉。C氨气是极易溶于水,能形成喷泉。D加人足量浓硫酸会与水放热加速氨气挥发,氨气能和氯化氢反应生成固体氯化铵形成压强差,形成喷泉。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