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8 02:47:22
1、选择题 在某种接近中性的含Na+的无色溶液中,可能还存在NH4+、Ca2+、Br-、MnO4-、CO32-、I-、SO32-七种离子中的某几种。①在原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有气泡产生,溶液呈橙黄色;②向呈橙黄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时无沉淀生成;③橙黄色溶液不能使淀粉变蓝。根据上述实验事实推断,该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为
A.NH4+、Br-、CO32-、MnO4-
B.NH4+、SO32-、I-、Ca2+
C.Ca2+、I-、MnO4-、SO32-
D.Ca2+、CO32-、I-、SO3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无色溶液中不可能存在MnO4-;在原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有气泡产生,说明溶液中可能存在CO32-、SO32-;溶液呈橙黄色,则溶液中一定存在Br-,氯气与Br-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溴单质,使溶液呈橙黄色;向呈橙黄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时无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不存在SO32-,否则会有硫酸钡产生;则溶液中一定存在CO32-;则一定不存在Ca2+;橙黄色溶液不能使淀粉变蓝,则溶液中不存在I-,铵根离子不能确定,所以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Ca2+、I-、MnO4-、SO32-,答案选C。
考点:考查常见离子的检验
本题难度:一般
2、计算题 Ⅰ.某溶液中仅含下表离子中的5种离子(不考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且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
| 阴离子 | SO42-、NO3-、Cl- |
| 阳离子 | Fe3+、Fe2+、NH4+、Cu2+、Al3+ |

参考答案:(16分,每空2分)(1)溶液呈红色(2分)?(2)Fe2+、Cu2+?(2分);
(3)3Fe2++4H++NO3-=3Fe3++NO↑+2H2O(2分)?(4)160.0g(2分)(写成160g不给分);
(5)+3(2分)?(6)FeC2O4·2H2O
FeC2O4 +2H2O(2分)
(7)CO(2分)? FeCO3
FeO +?CO2↑(2分)
本题解析:Ⅰ.若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原溶液中不含Fe3+;若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有气体生成,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l-,该气体只能是NO,说明含有具有氧化性的NO3-和具有还原性的Fe2+。若向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含有SO42-。各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因此根据电荷守恒可知还应含有Cu2+,所以原溶液中所含阳离子是Fe2+、Cu2+,阴离子是NO3-、Cl-、SO42-。
(1)如果先加入盐酸,在酸性条件下NO3-具有氧化性,能和具有还原性的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4H++NO3-=3Fe3++NO↑+2H2O。所以再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
(2)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Fe2+和Cu2+。
(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4H++NO3-=3Fe3++NO↑+2H2O。
(4)原溶液中所含阳离子是Fe2+、Cu2+,若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至恒重,最终得到的固体应该是是CuO、Fe2O3。根据题意各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可知,m(CuO)=1.0mol×80g/mol=80.0g,m(Fe2O3)=
×1.0mol×160g/mol=80.0g,所得固体的质量为80.0g+80.0g=160.0g。
Ⅱ.(5)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氧元素是-2价,所以碳元素的化合价是(2×4-2)÷2=+3价。
(6)根据草酸亚铁晶体的化学式FeC2O4·2H2O可知,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是
×100%=20%,所以A→B发生反应恰好是失去结晶水,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2O4·2H2O
FeC2O4 +2H2O。
(7)草酸亚铁晶体中FeO的含量是
×100%=40%,所以C点生成的固体是氧化亚铁。由于第二步释放的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较第一步的大,所以第一步释放的是CO,第二步释放的是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FeC2O4
FeCO3+CO、FeCO3
FeO +?CO2↑。
本题难度:困难
3、填空题 (12分)某强酸性溶液X中仅含有Ba2+、Al3+、NH4+、Fe2+、Fe3+、CO32-、SO32-、SO42-、Cl-、NO3-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上述连续实验不能确定溶液X中是否含有的阳、阴离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
(2)用离子方程表达下列反应:
①中生成气体A:___________ __。
②中生成溶液H:____________ _。
(3)若②中所用氢氧化钠浓度为2mol/L,当加入l0 ml时开始产生沉淀,55 ml时沉淀的量达到最大值0.03 mol,继续滴加沉淀的量保持不变,随后再滴加沉淀部分溶解,到60ml时沉淀的量降为0.025 mol且保持不变,则原溶液中c(Fe2+)为___________mol/L、c(Fe3+)为___________mol/L、c(Cl-)为___________mol/L。(若有些离子不存在,请填0 mol/L)
参考答案:(每空2分共14分)(1) Fe3+、Cl-
(2)3Fe2++4H++NO3-=3Fe3++NO↑+2H2O
Al3+ +4OH-=AlO2-+2H2O
(3)0.15 0.1 0
本题解析:强酸性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O32-、SO32-,则与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9.32g沉淀,则该沉淀是硫酸钡沉淀,物质的量是9.32g/233g/mol=0.04mol,说明溶液中存在0.04mol SO42-,则一定不存在Ba2+;与过量硝酸钡反应生成的气体A可连续被氧化,说明A是NO,D是二氧化氮,则溶液中存在与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为Fe2+,所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NO3-;溶液B中含有铁离子和过量的硝酸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仍产生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存在NH4+,氨气的物质的量也是铵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112L/22.4L/mol=0.005mol;则沉淀G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铁;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仍能产生沉淀,因为铁离子上步中被完全沉淀,所以此时产生的沉淀只能是氢氧化铝,说明溶液中存在铝离子;而Fe3+、Cl-不能确定。
(1)根据以上分析,不能确定溶液X中是否含有的阳、阴离子分别是Fe3+、Cl-;
(2)①硝酸与亚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离子、NO和水,离子方程式是3Fe2++4H++NO3-=3Fe3++NO↑+2H2O;
②中生成溶液H,即为铝离子和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是Al3+ +4OH-=AlO2-+2H2O;
(3)根据生成NO的体积可计算亚铁离子的浓度,NO的物质的量是0.112L/22.4L/mol=0.005mol,则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05mol×3=0.015mol,c(Fe2+)=0.015mol/0.1L=0.15mol/L;加入氢氧化钠溶液60mL时沉淀量降到0.025mol,说明此时为氢氧化铁沉淀,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15mol,所以说明原溶液中存在铁离子,其物质的量是0.025mol-0.015mol=0.01mol,则c(Fe3+)=0.01mol/0.1L=0.1mol/L;加入55mL氢氧化钠溶液时沉淀达到最大值0.03mol,加入60mL氢氧化钠溶液时,沉淀降为0.025mol,说明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是0.03mol-0.025mol=0.005mol,则溶液中SO42-:0.04mol,NH4+:0.005mol,Fe2+:0.015mol,Fe3+:0.01mol,Al3+:0.005mol,此时2n(SO42-)=n(NH4+)+2n(Fe2+)+3n(Fe3+)+3n(Al3+),所以c(Cl-)=0mol/L。
考点:考查离子的检验与计算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水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能与铝反应生成H2的溶液:Ca2+、NH4+、HCO3-、Cl-
B.存在大量Fe2+的溶液:H+、Na+、NO3-、SO42-
C.由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的溶液:Na+、K+、Cl-、NO3-
D.常温下,c(H+)∶c(OH-)=1×10-12的溶液:K+、Ba2+、ClO-、CO3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 不能共存。能与铝反应生成H2的溶液显酸性或碱性,HCO3-不与酸、碱共存。
B 不能共存。H+、NO3-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 能共存,溶液显酸性或者碱性,这些离子都能共存
D 不能共存,c(H+)∶c(OH-)=1×10-12的溶液显碱性,但Ba2+、CO32-不能共存,生成沉淀。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可以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一组离子应该是
A.Ag+、Cu2+、NO3-、Na+
B.NO3-、Fe3+、Mg2+、SO42-
C.Na+、Ca2+、Cl-、CO32-
D.K+、Ba2+、Cl-、NO3-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Cu2+是蓝色溶液。
B?Fe3+是黄色溶液。
C?Ca2+、CO32-不能共存。
D 能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选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