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8 02:35:11
1、选择题 科学家发现一种化学式为H3的氢分子。1 mol H3和1 mol H2具有相同的
[? ]
A.分子数
B.原子数
C.质子数
D.电子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已知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ω1和ω2的H2SO4溶液按等体积混合均匀,则混合后溶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
A.大于(ω1+ω2)/2
B.等于(ω1+ω2)/2
C.小于(ω1+ω2)/2
D.无法计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对于密度大于水的溶液,等体积混合时,混合溶液的质量分类大于原溶液质量分数和的一半,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12分)实验室需要1.0mol/L的NaOH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把称量好的4.0gNaOH固体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把①所得溶液冷却后小心转入一定容积的容量瓶中。
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 cm~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
⑤将容量瓶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 。
(2)步骤②所用容量瓶的规格 (填序号)
A.100 mL B.250mL C.500 mL D.1000mL
(3)本实验用到的玻璃仪器除容量瓶、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操作有________(填序号),其作用为 。
(5)下列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填序号)
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B.溶液从烧杯转移到容量瓶中后没有洗涤烧杯
C.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D.配制溶液时,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
参考答案:(1)①②④③⑤(2分) (2)A(2分) (3)烧杯、胶头滴管、(量筒)(2分)。
(4)①②③④(2分);搅拌、引流(2分) (5)BD(2分)
本题解析:(1)用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操作有: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摇动、定容、摇匀,故操作顺序为①②④③⑤。(2)称量4.0gNaOH固体的物质的量为:n=m/M=4.0g÷40gmol=0.1mol,溶液的体积V=n/c=0.1mol÷1.0mol/L=0.1L=100mL,所以用100mL的容量瓶。(3)玻璃仪器除容量瓶、玻璃棒外还要用到量筒、烧杯(溶解用)、胶头滴管(定容用)。(4)用到玻璃棒的有①②③④,①中起到搅拌作用,②③④中起到引流作用。(5)A、在溶解和定容的时候要加水,所以容量瓶中有水对浓度没有影响。B、溶液从烧杯转移到容量瓶中后没有洗涤烧杯会造成溶质有损失,那么浓度会降低。C、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会造成溶液体积变小,浓度就偏高。D、配制溶液时,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溶液的体积偏大了,浓度就偏低,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浓度不会改变,选BD
考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数量的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 ]
A.0.4mol氧气
B.标准状况下5.6L二氧化碳
C.4℃时5.4mL水
D.10g 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 g X和Y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之比为(? )
A.46:9
B.32:9
C.23:9
D.16:9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应用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应用质量守恒:
X+2Y=2Q?+? R
2 mol?1 mol:
=2:1,
M(Q):M(R)=9:22,:
=2:1,m(Q)=3.6 g。
根据质量守恒有m(Y)=4.4 g+3.6 g-1.6 g=6.4 g,
m(Y):m(Q)=6.4 g:3.6 g=16:9。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