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7-18 02:01:4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2CH3COOH+CaCO3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15分)信息时代产生的大量电子垃圾对环境构成了威胁。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一批废弃的线路板简单处理后,得到含70%Cu、25%Al、4%Fe及少量Au、Pt等金属的混合物,并设计出如下制备硫酸铜和硫酸铝晶体的路线:

(1)第①步Cu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第②步加H2O2的作用是                                      
(3)该探究小组提出两种方案测定CuSO4·5H2O晶体的纯度。
方案一:取a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用0.1000 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原理为:I2+2S2O32-===2I-+S4O),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20.00mL。
①滴定过程中可选用        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②CuSO4溶液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方案二:取a g试样配成100 mL溶液,每次取20.00 mL,消除干扰离子后,用c mol·L-1 EDTA(H2Y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均消耗EDTA溶液6 mL。滴定反应如:Cu2++H2Y2-=CuY2-+2H+。
③写出计算CuSO4·5H2O质量分数的表达式ω=            
④下列操作会导致CuSO4·5H2O含量的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填序号)
a.未干燥锥形瓶   
b.滴定终点时滴定管尖嘴中产生气泡  
c.未除净可与EDTA反应的干扰离子


参考答案:(15分)
(1)Cu+4H++2NO3-=Cu2++2NO2↑+2H2O或3Cu+8H++2NO3-=3Cu2++2NO↑+4H2O(2分)
(2)将Fe2+氧化成Fe3+(2分)
(3)①淀粉溶液(2分)  蓝色刚好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蓝色(2分)
②2Cu2++4I-=2CuI↓+I2(2分)
③7.5c/a×100%(3分)        ④c(2分)


本题解析:(1)Cu与稀硫酸、浓硝酸的混合液反应,生成铜离子、二氧化氮(或NO)、水,离子方程式为Cu+4H++2NO3-=Cu2++2NO2↑+2H2O或3Cu+8H++2NO3-=3Cu2++2NO↑+4H2O;
(2)从流程图可知,制备硫酸铝和硫酸铜晶体,需除去铁元素,所以加入过氧化氢的目的是将Fe2+氧化成Fe3+,便于除去;
(3)①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碘单质,所以选择淀粉作指示剂;碘遇淀粉变蓝色,则滴定终点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②根据题意可知硫酸铜与KI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该白色沉淀是CuI沉淀,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则产物中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到0价,有碘单质生成碘,离子方程式为2Cu2++4I-=2CuI↓+I2;
③根据所给数据,EDTA~Cu2+,则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是6×10-3L×cmol/L×100/20=0.03cmol,则CuSO4·5H2O质量分数为0.03cmol×250g/mol/ag×100%=7.5c/a×100%;
④a.未干燥锥形瓶,对实验结果无影响,错误;b.滴定终点时滴定管尖嘴中产生气泡 ,会导致末读数的数值偏小,测定结果偏低,错误; c.未除净可与EDTA反应的干扰离子,导致消耗EDTA偏多,测定结果偏高,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物质制备流程图的分析,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的判断,实验结果的计算与误差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以石墨为电极电解MgCl2溶液:2Cl—+2H2OCl2+H2↑+2OH—
B.强碱溶液中NaClO与Fe(OH)3反应:3ClO—+2Fe(OH)3=2FeO42—+3Cl—+H2O+4H+
C.Na2CO3溶液与少量AlCl3溶液反应:3CO32-+Al3++3H2O=3HCO3-+Al(OH)3↓
D.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醛中的醛基:CH3CHO+2Ag(NH3)2OHCH3COO-+NH4++3NH3+2Ag↓+H2O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以石墨为电极电解Cl2溶液:MgCl2+2H2OMg(OH)2↓+H2↑+Cl2↑,故A错误。B.强碱溶液中NaClO与Fe(OH)3反应:3ClO—+2Fe(OH)3+4OH-=2FeO42—+3Cl—+5H2O,故B错误。C.Na2CO3溶液与少量AlCl3溶液反应放不出CO2生成HCO3-:3CO32-+Al3++3H2O=3HCO3-+Al(OH)3↓,故C正确。D.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醛中的醛基:
CH3CHO+2[Ag(NH3)2]++2OH-CH3COO-+NH4++3NH3+2Ag↓+H2O,故D错误。
考点: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点评: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要在掌握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反应中物质的性质、反应的条件、反应的环境等因素具体分析,正确判断。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将一定量的SO2通入Ca(ClO)2溶液中,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一定错误的是 (  )
A.SO2+H2O+Ca2++2ClO-====CaSO3↓+2HClO
B.SO2+H2O+Ca2++2ClO-====CaSO4↓+HClO+H++Cl-
C.2SO2+2H2O+Ca2++2ClO-====CaSO4↓+4H++2Cl-+
D.SO2+H2O+Ca2++3ClO-====CaSO4↓+2HClO+Cl-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次氯酸根离子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有强还原性,二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如果次氯酸根离子的量大于二氧化硫的量,溶液中除了生成氯离子外还生成次氯酸,硫酸钙是微溶物,当溶液中硫酸钙的量较大时生成硫酸钙沉淀,溶液中亚硫酸钙能被次氯酸氧化生成硫酸钙,则溶液中一定不存在亚硫酸钙,所以A错误。
考点: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苯酚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CO→ +HCO
B.等体积、等浓度的Ca(HCO3)2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
Ca2++2HCO+2OH-===CaCO3↓+CO+2H2O
C.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Fe2++2H++H2O2===Fe3++2H2O
D.淀粉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变蓝4I-+O2+2H2O===2I2+4OH-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苯酚的酸性强于碳酸氢钠的,所以A正确;B中氢氧化钠不足,生成物是碳酸钙、碳酸氢钠和水,B不正确;C中电子的得失不守恒,不正确,应该是2Fe2++2H++H2O2===2Fe3++2H2O;D正确,答案选AD。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