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铁的氧化物》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7-18 01:55:1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200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隆重的国庆阅兵仪式,展现了我国强大的综合国力,这之中坦克的展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亮点.一般的坦克的材料大都用了各种金属的合金,铁便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种.那么下列关于铁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是26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VIIIB族
B.在酸性条件下,铁可与氢氧化铁反应
C.绿矾晶体可用于净水,是利用了其还原性
D.FeO与HNO3反应,有红棕色气体放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A.Fe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第VIII族;
B.Fe和与Fe3+反应;
C.绿矾用于净水是利用了吸附性;
D.FeO与浓HNO3反应时,有红棕色气体放出.
解答:A.Fe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第VIII族,故A错误;
B.在酸性条件下,氢氧化铁与酸反应生成Fe3+,Fe和与Fe3+反应生成Fe2+,故B正确;
C.绿矾晶体可用于净水,是利用Fe2+的水解后最终能制得Fe(OH)3胶体,利用了胶体的吸附性,但绿矾本身不能净水,故C错误;
D.FeO与浓HNO3反应时,有红棕色气体放出,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无色,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铁的有关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把握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将a g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固体无剩余,测得参加反应的HCl为0.08 mol,放出标准状况下的气体0.224 L。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原混合物中n(Fe)∶n(Fe2O3)=2∶1
B.向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显血红色
C.无法计算原混合物的质量
D.此时溶液中Fe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0.224 L为氢气其物质的量为0.01mol,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物质的量为0.02mol,所以铁与HCL反应的物质的量为0.01mol,反应时要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为0.02mol,由于反应的HCL总物质的量为0.08 mol,所以可得氧化铁的物质的量为0.01mol;再由氧化性强弱关系为,所以由氧化铁与HCL生成的氯化铁会先与铁反应生成,需消耗铁的物质的量为0.01mol,所以
A正确;B错,反应后溶液中无;C错,由铁与氧化铁的物质的量可计算出原混合物的质量;D错,溶液中无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工业上用某矿渣(含有Cu2O、Al2O3、Fe2O3、SiO2)提取铜的操作流程如下:
91考试网
已知:Cu2O+2H+═Cu+Cu2++H2O
(1)实验操作I的名称为?;在空气中灼烧固体混合物D时,用到多种硅酸盐质的仪器,除玻璃棒、酒精灯、泥三角外,还有?(填仪器名称).
(2)滤液A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填离子符号),生成该离子的离子方程式为?,检验滤液A中存在该离子的试剂为?(填试剂名称).
(3)金属E与固体F发生的某一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常温下,等pH的NaAlO2和NaOH两份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前者为后者的108倍,则两种溶液的pH=?.
(5)①利用电解法进行粗铜精炼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填代号).
a.电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
b.粗铜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精铜作阴极,电解后电解液中Cu2+浓度减小
d.粗铜精炼时通过的电量与阴极析出铜的量无确定关系
②从浓硫酸、浓硝酸、蒸馏水中选用合适的试剂,测定粗铜样品中金属铜的质量分数,涉及的主要步骤为: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剩余固体铜的质量.(填缺少的操作步骤,不必描述操作过程的细节)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16分)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过程中试管B中的现象是?,试管C的作用是?
(2) 导管D的下端(虚线段)应位于?(液面上、液面下),导管D的作用有:①实验结束后排除装置中的SO2;②?
实验中发现试管内除了产生白色固体外,在铜丝表面还有黑色固体甲生成,甲中可能含有CuO、Cu2O、CuS、Cu2S。为探究甲的成分,进行了以下的实验。
查阅资料可知:Cu2O + 2HCl =CuCl2+ Cu + H2O, 2Cu2O + O2煅烧 4CuO,2CuS+3O2煅烧2CuO+2SO2,Cu2S+2O2煅烧2CuO+SO2。CuS、 Cu2S和稀HCl不反应。

锻烧


?
(3) 固体乙在空气中煅烧时,使用的实验仪器除了玻璃棒、三脚架、酒精灯外,还必须有:?
(4) 煅烧过程中,除上述反应外,还可能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5)结论:甲中有CuO,还肯定含有的物质是?


参考答案:33.(16分)(1)Cu +2H2SO4(浓) CuSO4+SO2↑+2H2O (2分)、品红溶液褪色(2分)、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2分)
(2)液面下;防倒吸 (4分)
(3)泥三角、坩埚(坩埚钳)(2分,坩埚钳不写不扣分)
(4)2Cu+O22CuO (2分)
(5)CuS(2分)


本题解析: (1) 该实验研究的是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因此在A装置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Cu +2H2SO4(浓) CuSO4+SO2↑+2H2O。反应中有SO2生成,因此B中的品红溶液被漂白褪色,C试管起到吸收过量SO2的目的,防止SO2污染空气。
(2) 由于A装置是制备SO2的发生装置,所以导管D的下端必须插入溶液中,才能防止产生的SO2不会从导管D中逸出来;而导管D的作用是在实验结束后用于排除A装置的SO2,同时能够平衡A和B中气压,防止B中液体倒吸。具体操作就是把D下端从溶液中提起。
(3) 煅烧的实验用具必须使用耐高温的坩埚,而与坩埚配套使用的还有泥三角、坩埚钳等。
(4)根据题中的判断,该固体甲可能是CuO、Cu2O、CuS、Cu2S,因此用稀盐酸溶解,根据已知的反应,反应得到的固体乙可能是Cu、CuS、Cu2S,对固体乙进行煅烧,因此除了已知的几个煅烧反应外,还可能发生的反应为单质铜的煅烧2Cu+O22CuO。
(5) 根据(4)的分析,利用反应的方程式对各种成分煅烧结果进行推断分析,若Cu煅烧,煅烧生成CuO使质量增重;若CuS煅烧,煅烧产生CuO使质量减小;若Cu2S煅烧,煅烧生成CuO是质量不变。因此要满足流程中煅烧前后质量减小,则固体中必须还含有能使煅烧前后质量减小的CuS。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铁、铝反应,按上述顺序得到氢气的质量比是()
A 1:1 ?B 1:3 ?C 98:73 ?D 73:49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足量的铁、铝说明酸完全反应,学生很容易参照例1而选A,忽略了酸中溶质的不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稀硫酸,说明其中含有的溶质HCl和H2SO4质量是相等的,HCl和H2SO4又完全反应,所以生成氢气的质量比应等于HCl和H2SO4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比。可设溶质HCl和H2SO4质量均为m,质量分数n,则得到氢气的质量比为:2×m×n÷36.5 :2×m×n÷98 ="?" 98 : 73。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