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8 01:36:23
1、填空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编号 | 电极材料 | 电解质溶液 | 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 1 Mg、Al 稀盐酸 偏向Al 2 Al、Cu 稀盐酸 偏向Cu 3 Al、C(石墨) 稀盐酸 偏向石墨 4 Mg、Al 氢氧化钠溶液 偏向Mg 5 Al、Zn 浓硝酸 偏向Al |
参考答案:(1)金属与酸构成的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作负极,则实验1中Mg的活泼性大于Al,所以Al作正极,而实验2中Al的活泼性大于Cu,所以Al作负极,故答案为:不相同;
(2)实验3中Al为负极,电极反应为2Al-6e-═2Al3+,石墨为正极,其电极反应为6H++6e-═3H2↑,电池总反应为2Al+6HCl═2AlCl3+3H2↑,
故答案为:负;2Al-6e-═2Al3+;正;6H++6e-═3H2↑;2Al+6HCl═2AlCl3+3H2↑;
(3)实验4中Mg不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而发生2Al+2NaOH+2H2O═2NaAlO2+3H2↑,Al失去电子,则Al为负极,负极反应为Al-3e-+4OH-═AlO2-+2H2O,
故答案为:负极;Mg不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而Al与NaOH溶液反应;Al-3e-+4OH-═AlO2-+2H2O;
(4)实验5中Al遇浓硝酸发生钝化,发生Zn与浓硝酸的氧化还原反应,Zn作负极,Al作正极,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所以电流计指针偏向铝,
故答案为:Al遇浓硝酸发生钝化,发生Zn与浓硝酸的氧化还原反应,Zn作负极,Al作正极,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所以电流计指针偏向铝.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流方向:电极Ⅱ→→电极Ⅰ
B.电极Ⅱ逐渐溶解
C.电极Ⅰ上发生还原反应
D.盐桥中装有含氯化钾的琼脂,Cl¯向右池移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该装置构成铜铝原电池,铝比铜活泼,铝作负极,铜作正极;A.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即电极Ⅱ→→电极Ⅰ,A正确;B、负极溶解,电极Ⅰ逐渐溶,B错误;C、电极Ⅰ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错误;D、盐桥中装有含氯化钾的琼脂,Cl¯向左池移动,D错误;答案选A。
考点:原电池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装置中导线上无电流通过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A、B、C都可形成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形成原电池反应,导线有电流通过,D中不能形成闭合回路,不能形成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形成原电池反应.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由铜、锌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下列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中pH由大变小
B.溶液中的SO42-向原电池的正极移动
C.Zn为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Zn – 2e- ="=" Zn2+
D.在该电池的外电路导线中电子是从铜流向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原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 由于不断消耗H+,H+的浓度不断减小,所以PH由小变大。错误。B.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则,溶液中的SO42-向原电池的负极移动。错误。C.活动性Zn>Cu,所以Zn为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Zn – 2e- = Zn2+正确。D.因为Zn是负极,Cu是正极,所以在该电池的外电路导线中电子是从锌流向铜。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指针指向M,由此判断下表中所列M、N、P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组合是( )
M
N
P
A
锌
铜
稀硫酸溶液
B
铜
铁
稀盐酸溶液
C
银
锌
硝酸银溶液
D
锌
铁
硝酸铁溶液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该装置没有外接电源,所以是原电池.原电池中,负极材料比正极材料活泼,且负极材料是随着反应的进行质量减少,正极质量增加或放出气泡.根据题意知,N极是负极,M是正极,且N极材料比M极活泼.
A、M极材料比N极活泼,故A错误.
B、M极上质量不增加,故B错误.
C、N极材料比M极活泼,且M极上有银析出,所以质量增加,符合题意,故C正确.
D、M极材料比N极活泼,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