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大全《物质的分离、提纯》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7-18 01:18:0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


物质
杂质
试剂浓
提纯方法
A.
BaSO4
BaCO3
稀盐酸
溶解、过滤、洗涤
B.
CO2
SO2
饱和Na2CO3溶液
洗气
C.
乙酸乙酯
乙酸
稀NaOH溶液
混合振荡、静置分液
D.
蛋白质
蔗糖
(NH4)2SO4溶液
盐析、过滤、洗涤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三氯化铬是化学合成中的常见物质,三氯化铬易升华,在高温下能被氧气氧化。制三氯化铬的流程如下:

(1)重铬酸铵分解产生的三氧化二铬(Cr2O3难溶于水)需用蒸馏水洗涤,如何用简单方法判断其已洗涤干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CCl4沸点为76.8 ℃,为保证稳定的CCl4气流,适宜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3)用下图装置制备CrCl3时,反应管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r2O3+3CCl4=2CrCl3+3COCl2,则向三颈烧瓶中通入N2的作用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样品中三氯化铬质量分数的测定:称取样品0.330 0 g,加水溶解并定容于250 mL容量瓶中。移取25.00 mL于碘量瓶(一种带塞的锥形瓶)中,加热至沸后加入1 g Na2O2,充分加热煮沸,适当稀释,然后加入过量2 mol·L-1 H2SO4至溶液呈强酸性,此时铬以Cr2O存在,再加入1.1 g KI,加塞摇匀,充分反应后铬以Cr3+存在,于暗处静置5 min后,加入1 mL指示剂,用0.025 0 mol·L-1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平行测定三次,平均消耗标准Na2S2O3溶液24.00 mL。已知:
2Na2S2O3+I2=Na2S4O6+2NaI
①该实验可选用的指示剂名称为________,判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入Na2O2后要加热煮沸,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加入KI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样品中无水三氯化铬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参考答案:(1)最后一次洗涤的流出液呈无色 (2)水浴加热(并用温度计指示温度) (3)①赶尽体系中的氧气 ②鼓气使反应物进入管式炉中进行反应 (4)①淀粉溶液 由蓝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②赶尽过量的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得到的氧气,防止其与I-反应而产生I2 ③Cr2O72-+6I-+14H+=3I2+2Cr3++7H2O?④96.1%


本题解析:(1)(NH4)2Cr2O7是易溶于水的铵盐,Cr2O3是不溶于水的,故用水可洗去未完全分解的(NH4)2Cr2O7等,而(NH4)2Cr2O7溶液是呈黄色的,若洗涤液没有颜色,则已洗净。(2)一般低于100 ℃时的加热都可采用水浴加热,水浴加热比较均匀、温度稳定,便于得到稳定的CCl4气流。(4)①一般地,生成I2或消耗I2的滴定反应,都选淀粉溶液做指示剂。生成I2的反应,其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突然出现蓝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I2恰好反应至终点时的现象是蓝色突然消失,且半分钟内不恢复蓝色。②加入Na2O2后要加热煮沸,其主要原因是Na2O2会有部分与H2O反应,生成的O2可能会氧化溶液中的I-,造成实验数据误差,使实验结果偏高。④设样品中无水三氯化铬的质量分数为x,由原子守恒和电子守恒得如下关系:
CrCl3?~? 3Na2S2O3
158.5   ? 3
0.033 00x  0.025 0 mol·L-1×24.00×10-3L
,解得x=96.1%。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质量分数a%的NaNO3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b mol·L-1,将此溶液加热蒸发到质量分数为2a%时,其物质的量浓度将
A.等于2b
B.大于2b
C.小于2b
D.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关系,可知蒸发浓缩后,所得溶液的浓度大于2b.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2008年9月28日17时37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传来“飞船着陆成功”的喜讯,控制中心大厅内顿时 一片欢腾,人们为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然着陆而兴奋地拥抱在一起。若在宇宙飞船的太空实验室(失重条件下)进行以下实验,其中最难以完成的是
[? ]
A.将金粉和铜粉混合
B.蒸发食盐水制取食盐晶体
C.将牛奶加入水中混合
D.用漏斗、滤纸过滤除去水中的泥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简答题  
91考试网
(1)选用方案I时,X应该具有的性质是______,残留物应该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2)选用方案Ⅱ从某黑色粉末(含有MnO2和CuO)中分离X(MnO2),加入的试剂是______;
王同学参照以上方案I和Ⅱ,设计以下实验方案除去AlCl3固体中的FeCl3.
91考试网
(3)操作①所需的玻璃仪器为______;
(4)试剂a为______;试剂b为______;
(5)请描述操作②的步骤:______;
(6)李同学认为在溶液C中滴加适量的试剂b就能得到溶液E,从而得到AlCl3固体,你______(填“赞同”或“不赞同”)李同学,理由是______.


参考答案:(1)加热X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可得X,X应具有挥发性或易升华的性质,则残留物难挥发,
故答案为:有挥发性(或易升华);?受热不挥发,且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2)从MnO2和CuO中分离MnO2,应加入酸的稀溶液,可为稀盐酸(或稀硫酸 或稀硝酸),故答案为:稀盐酸(或稀硫酸?或稀硝酸);
除去AlCl3固体中的FeCl3,应先水溶解,然后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分别生成Fe(OH)3沉淀和NaAlO2溶液,过滤分离后再滤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生成Al(OH)3,过滤后将沉淀溶解于盐酸中得AlCl3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蒸发结晶可到AlCl3,
(3)操作①为过滤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为烧杯、玻璃棒,故答案为:烧杯、玻璃棒;
(4)由以上分析可知试剂a为过量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溶液,试剂b为适量的盐酸,
故答案为:过量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溶液;适量的盐酸;
(5)操作②为AlCl3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蒸发结晶可到AlCl3,操作方法为将溶液加热浓缩,然后冷却浓溶液,过滤即可得到固体氯化铝,
故答案为:将溶液加热浓缩,然后冷却浓溶液,过滤即可得到固体氯化铝;
(6)在NaAlO2溶液中滴加盐酸得到氯化铝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蒸发结晶不能得到纯净的氯化铝固体,
故答案为:不赞同;?会在氯化铝溶液中引入氯化钠杂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