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8 00:35:19
1、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放热及熵增加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B、放热反应的焓变小于零,熵变大于零
C、放热反应的焓变大于零,熵变小于零?
D、放热及熵减小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对于化学反应方向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2A(g)+B(g)=3C?(s)+D(g)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
B.常温下反应2Na2SO3(s)+O2(g)=2Na2SO4(s)能自发进行,则△H<0
C.反应2Mg(s)+CO2(g)=C(s)+2MgO(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D.一定温度下,反应2NaCl(s)=2Na(s)+Cl2(g)的△H<0,△S>0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 2NH3(g)+CO2(g)。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
温度/℃ | 15.0 | 20.0 | 25.0 | 30.0 | 35.0 |
平衡总压强/kPa | 5.7 | 8.3 | 12.0 | 17.1 | 24.0 |
平衡气体总浓度/10-3mol/L | 2.4 | 3.4 | 4.8 | 6.8 | 9.4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该反应为固体分解,故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直不变,故A错误;B、△G=△H-T△S,当△G<0时为自发反应,故应高温自发,B错误;C、15℃是设二氧化碳浓度是xmol/L,则氨气浓度是2x mol/L,故平衡气体总浓度2.4×10-3mol/L10-3mol/L ,C正确;达到平衡后,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增大,D错误。
考点:化学平衡的判断、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化学平衡的移动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氨基甲酸铵常用于生产医药试剂、发酵促进剂、电子元件等,是一种可贵的氨化剂。某学习小组研究在实验室中制备氨基甲酸铵的化学原理。
(1)将体积比为2:1的NH3和CO2混合气体充入一个容积不变的真空密闭容器中,在恒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并达到平衡:2NH3(g)+CO2(g) NH2COONH4(s)
将实验测得的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
温度(℃) | 15.0 | 20.0 | 25.0 | 30.0 | 35.0 |
平衡总压强(kPa) | 5.7 | 8.3 | 12.0 | 17.1 | 24.0 |
平衡气体总浓度 (10-3mol/L) | 2.4 | 3.4 | 4.8 | 6.8 | 9.4 |
参考答案:(1)①<,<(各2分,共4分)
②K=6.10×107(L·mol-1)3 (3分。无单位或错误扣1分,数值错误0分。) ③不变(2分)
(2) A ,(2分) A曲线起始浓度小,但在20min时间内反应速率快,说明其温度高(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即给分,由评卷老师酌情处理)。(3分,)
本题解析:(1)①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温度升高,气体的总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H>0;反应中固体变为气体,混乱度增大,△S>0;
②容器内气体的浓度之比为2:1,故NH3和CO2的浓度分别为3.2×10-3 mol·L-1、1.6×10-3 mol·L-1,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K==
=6.10×107(L·mol-1)3;
③若从已达平衡状态的上述容器中分离出少量的氨基甲酸铵晶体,氨基甲酸铵是固体,取出少量,化学平衡不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将不变(2分)
(2) A 曲线所对应的实验温度高, A曲线起始浓度小,但在20min时间内反应速率快,说明其温度高。
考点:考查化学平衡。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能用能量判断下列过程的方向的是
A.水总是自发地由高处往低处流
B.有序排列的火柴散落时成为无序排列
C.放热反应容易进行,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D.多次洗牌以后,扑克牌的毫无规律的混乱排列的几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水自发地从高处流向低处,是释放能量的,可根据能量判据来判断。B、火柴散落,体系由有序变成无序,熵值增大,能量不一定增加,错误;C、吸热反应也可以自发进行,如Ba(OH)2.8H2O与NH4Cl反应,错误; D、体系由有序变成无序,多次洗牌的结果,熵值增加,但能量不一定增加,属于利用熵判据判断反应过程的自发性,错误。
考点:考查能量判据与熵判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