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8 00:32:23
1、选择题 在盛有碘水的试管中,加入少量CCl4后振荡,静置片刻后( )
A.整个溶液变紫色
B.整溶液变为棕黄色
C.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紫红色
D.下层无色上层紫红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钡盐行业生产中排出大量的钡泥[主要含有、
、
、
等]。某主要生产
、
、
的化工厂利用钡泥制取
,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酸溶后溶液中,
与
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酸溶时通常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70℃,且不使用浓硝酸,
原因是?、?。
(3)该厂结合本厂实际,选用的X为?(填化学式);中和Ⅰ使溶液中?(填离子符号)的浓度减少(中和Ⅰ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
(4)上述流程中洗涤的目的是?。
参考答案:(1)Ba(FeO2)2+8HNO3= Ba(NO3)2+2Fe(NO3)3+4H2O
(2)防止反应速率过快;浓硝酸易挥发、分解。
(3)BaCO3 ?Fe3+、H+
(4)减少废渣中可溶性钡盐对环境的污染(凡合理答案均可)
本题解析:(1)Ba(FeO2)2与HNO3反应,生成对应的硝酸盐:Ba(FeO2)2+8HNO3= Ba(NO3)2+2Fe(NO3)3+4H2O。
(2)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故控制温度不超过70℃是为了防止反应速率过快,且浓硝酸越浓越易分解,温度高既易挥发,也易分解,故不用浓硝酸。
(3)X既要能中和硝酸,又不产生新杂质,结合实际,故可用BaCO3;Ⅰ中溶液含有Fe3+、H+、NO3-、Ba2+,加入BaCO3后,能使Fe3+、H+浓度减小。
(4)废渣中含有可溶性钡盐,有毒,因此,洗涤的目的是减少可溶性钡盐对环境的污染。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某学习小组欲模拟从某工厂废液中回收丙酮、乙醇和乙酸的实验。制定了如下试验流程。
已知该废液中主要含有乙醇,其中还溶有丙酮、乙酸和乙酸乙酯。且各种成分的沸点如下表:
物质 | 丙酮 | 乙酸乙酯 | 乙醇 | 乙酸 |
沸点(℃) | 56.2 | 77.06 | 78 | 117.9 |
参考答案:(1)乙酸
(2)使乙酸生成乙酸钠;使乙酸乙酯在加热蒸馏时生成乙酸钠和乙醇(答成使乙酸乙酯水解也可)
(3)b
(4)①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半分钟内不褪色 10.00
②使酯水解完全 冷凝回流 2.024
(5)b
本题解析:(1)~(2)该流程的原理为:首先加入NaOH溶液调节pH=10,使乙酸转化为难挥发的乙酸钠,同时,乙酸乙酯在加热蒸馏时也发生水解生成难挥发的乙酸钠和乙醇,这样在第一次蒸馏时可得丙酮和乙醇两种馏分;向残液中加入浓硫酸,发生反应2CH3COONa+H2SO4(浓)―→Na2SO4+2CH3COOH,再加热至118 ℃,收集馏出物,得乙酸。
(3)蒸馏装置温度计测量的是蒸出的蒸气的温度,故温度计的感温泡应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
(4)①若为优质白酒,则其中醋酸的最小含量为0.30 g/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0.005 0 mol·L-1;20.00×10-3 L×0.005 0 mol·L-1=0.010 mol·L-1×V,则V=0.010 L,即10 mL。
②该实验的原理是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使之充分水解,再用稀硫酸滴定过量的氢氧化钠,通过乙酸乙酯消耗的氢氧化钠的量来求出乙酸乙酯的量。n(CH3COOCH2CH3)=20.00×10-3 L×0.100 mol·L-1-7.70×10-3 L×2×0.100 mol·L-1=0.000 46 mol,故该白酒样品中总酯量为=2.024 g·L-1。
(5)加热时未使用冷凝管可导致乙酸乙酯蒸气逸出,使乙酸乙酯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偏小,造成结果偏小;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滴定后产生气泡,滴定时消耗硫酸体积读数偏小,造成计算时乙酸乙酯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偏大,结果偏大;滴定管未用标准硫酸溶液润洗,滴定时消耗硫酸体积偏大,造成乙酸乙酯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偏小,结果偏小。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制备无水乙醇的实验原理:由于乙醇95.6%、水4.4%组成一种混合物,常压下,它有一定的沸点(78.17 ℃),这个沸点低于水的(100 ℃)也低于纯乙醇的沸点(78.3 ℃),所以只靠简单蒸馏酒精,所得乙醇纯度最高只能达到95.6%,尚含有4.4%的水。如果要得到含量较高的乙醇,在实验室中常用的简便方法是加入生石灰回流(回流是在一个可以加热的反应容器中,把液体加热使受热转化生成的蒸气通过冷凝器冷凝又回流到原容器的操作。见图甲),回流之后再蒸馏,可得99.5%的乙醇,通常称为无水乙醇。如果要得到纯度更高的绝对乙醇(含乙醇99.95%),则还要用金属钠进行处理,借以除去最后微量的水分。
实验步骤:取干燥的250 mL圆底烧瓶一个,加入95%乙醇100 mL和小块生石灰30 g,振摇后用橡皮塞塞紧,放置过夜。在烧瓶口装上回流冷凝管,管口接一支氯化钙干燥管(装置见图甲),在水浴上加热回流1至2小时,稍冷,取下冷凝管,改装成蒸馏装置(如图乙),再放在热水浴中蒸馏,把最初蒸出的5 mL馏出液另外回收,然后用烘干的吸滤瓶作为接收器,其侧管接一支氯化钙干燥管,使其与大气相通,蒸至无液滴出来为止,量取所得乙醇的体积,计算回收率。请回答:
(1)为什么回收或蒸馏时都要装上氯化钙干燥管?
? 。
(2)为了防止回流系统外部湿气侵入,有人用塞子把冷凝管上端塞紧,这样做是否可行,为什么?? 。
(3)无水氯化钙常用作吸水剂,如用无水氯化钙代替氧化钙投入酒精中,放置过夜,然后过滤。用此方法进行本实验制取乙醇是否可行,为什么?
? 。
(4)一般用干燥剂干燥有机物时,在蒸馏前应先过滤,但用氧化钙制备无水乙醇时,为什么可不过滤,留在瓶中一起蒸馏?
? 。
(5)为什么最初蒸出的5 mL馏出液另外收集,它的纯度是否已达99.5%?
? 。
参考答案:(1)本实验要求无水操作,要求严密,防止大气中的湿气进入本体系
(2)不可行。如果塞紧,回流系统就成了封闭系统。封闭系统受热后,将会发生过热、冲料、爆炸、着火(酒精可燃)等意外事故
(3)不可行。氯化钙可以用作吸水剂,但它受热后又可使结合的水再释出,达不到干燥的目的,且氯化钙也可以吸附乙醇
(4)氧化钙跟水发生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是不挥发的,受热也不分解,所以不影响蒸馏纯乙醇
(5)冷凝管内管管壁等仪器的表面尚附有湿气,因此最初的几毫升蒸馏液可能含有的水分相对多一些,纯度达不到99.5%,所以另外收集,以免影响所收集乙醇的纯度(每空3分)
本题解析:(1)整个实验过程需要避开水,因而要防止大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2)如果用塞子把冷凝管上端塞紧,则会导致系统成为密闭系统,会导致实验事故。(3)无水氯化钙吸水后生成的产物会在受热时失水,达不到目的。(4)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Ca(OH)2不挥发,而且受热不分解,不影响蒸馏乙醇。(5)需要考虑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滴,使得所得乙醇的浓度降低。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遇碘变蓝,因此可用碘化钾溶液检验淀粉的存在
B.碘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因此可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
C.用溴水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
D.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制取少量乙酸乙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