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8 00:22:05
1、选择题 将V1mL1.0mol·L-1 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转化为热能
C.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0mol/L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盐酸跟50mL 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用50mL0.50mol/LCH3COOH溶液代替盐酸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均填 “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参考答案:(1)环形玻璃搅拌棒
(2)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偏小
(4)不相等;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5)偏小;偏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ΔH=-57.3 kJ·mol-1分别向1 L 0.5 mol·L-1的NaOH溶液中加入: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则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ΔH1、ΔH2、ΔH3的关系正确的是
A.ΔH1>ΔH3>ΔH2
B.ΔH2>ΔH3>ΔH1
C.ΔH2=ΔH3>ΔH1
D.ΔH1=ΔH2=ΔH3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实验题 50 mL1.0 mol·L-1盐酸跟50mL1.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在下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参考答案:⑴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⑵因为热量损失,所得中和热数值偏低
⑶所测中和热的数值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⑷因为氨水是弱碱,在中和过程中电离吸热,所以氨水和盐酸的中和热低于氢氧化钠和盐酸的中和热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某实验小组设计用50 mL1.0mol/L盐酸跟50mL1.1mol/L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测定中和热,中和热测定实验的关键是要比较准确地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量热器要尽量做到绝热;在量热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热量的散失,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中和热的测定所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
(2)本实验中用稍过量的NaOH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
(3)在反应中若因为有放热现象,而造成少量HCl挥发,则测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__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4)该实验小组做了三次实验,每次取溶液各50mL,并记录如下原始数据。
已知盐酸、NaOH溶液密度近似为1.00g/cm3,中和后混和液的比热容 C=4.18J/(g·℃)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H=_______________;
(5)若用等浓度的醋酸代替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则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_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1)烧杯、量筒、环形玻璃搅拌棒、温度计
(2)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
(3)偏低
(4)△H= - 56 kJ/mol
(5)偏低 ; 因为醋酸电离要吸收热量,造成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偏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